陳長風自個兒想著都一臉慚愧,被汙染了啊,不過聽到楊靈越已經開講,便貓著腰回到了台下聽講。
楊靈越此刻已經問候了領導和朋友,作完了自我介紹,當然隻說自己是一名青年導演。
手持話筒,卻並沒有看演講台上的演講稿。
台下第一排最右的一位長者眉頭一跳,不過旋即就放下心來。
“剛才陳長風理事長談到昨天的沙龍,我想了想沒有跑題,畢竟隻有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大家才快速地就共同達成一致。
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我們可以引用著先哲們的語錄、各種成語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為什麼會如此?
那就要講文明了,當然這裡的文明指的是這個世界上從古至今延續至今的唯一文明,即與我們在場所有人息息相關的中華文明,也稱華夏文明。
關於文明的解釋多種多樣,我說說我個人的理解。
文明就是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後,逐漸出現的一種狀態,它包含了物質,包含了精神,同樣包含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過去創造的文化等等,簡單來講就是精神與文化的總和。”
聽到這兒的時候,陽藍眉頭舒緩下來。
剛聽到楊靈越給“文明”下定義的時候,不由起了擔心,因為他太年輕了,會被人冠上“大言不慚”的帽子的。
隨後便覺得自己的擔心多餘,這種場合的演講稿會不審核嗎?
當然,她從始至終都沒懷疑,這是有人捉刀代筆的,能寫出這樣稿子的人給一個年輕人代筆?更何況當審稿的人是傻子啊。
不過轉瞬又皺了皺眉我為什麼要擔心這些。
“最早記載“文明”二字是《易經》,即‘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這個場合咱們不搞圖讖,就不延伸了。”
說到這兒的時候,楊靈越笑了一下,緩和一下氣氛,隨後接著說
“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必然要出現的東西。
當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各種傳統文化交織,形成了規矩,形成了國度,形成了交流之中的準則。
當人們使用的生活生產工具逐漸統一,飲食、文字趨於一致,文明便誕生了。
文明是人類曆史發展中,最為璀璨,最為耀眼的東西,也是各種文明之下人們引以為豪的東西。
如果說工具的出現使得類人猿與人徹底劃分,部落乃至國的出現使得分散的人類走向集中,那麼文明就是在物質基礎上,完成了精神的一統。
不過文明再是璀璨,再是耀眼,也是會消逝滅亡的,文明終究是以人為載體的。
就拿羅馬文明來說,羅馬帝國崩塌以後,其文化逐漸遺失,現在的歐洲人也沒有對羅馬帝國的認同。
如果你去羅馬,跟他說是意大利人,他會點頭,但你要說他是羅馬帝國的人,他會覺得可笑,這便是國家身份大於種族。
但我們不一樣,無論身處何地,哪怕是移居東南數代的華人,大多都會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是古老中國的繼承人,雖然傳統文化丟失不全,但對於“中國”這個概念,有高度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