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宮。
第二天一早,當嬴政剛剛下朝後就聽聞宮人稟報說鄒汶求見,嬴政一喜,立刻讓宮人將鄒汶請上正殿。
不一會,鄒汶就被宮人帶到了秦王所在的正殿之中。隻見他恭敬地朝著嬴政施了一禮後說道“拜見大王,在下身負要事,不便久留,今日特來向大王辭行。”
秦王聽聞,臉上滿是驚訝與不舍,連忙起身走到鄒汶身前說道“法師,你這是要走了嗎?為何會如此突然?”
“稟大王,在下有要事需往苗疆一行。待在下辦完事後,自會回鹹陽助大王一臂之力。”
嬴政問道“不知法師有何等要事?是否需要寡人出手相助?”
鄒汶回答道“大王可否還記得當初的涇陽異象?”
嬴政點點頭,問道“難道是與尋得寶物這件事有關?”
“不錯,當初涇陽異象引來了一幫江湖中人的覬覦,在尋寶過程中,在下與其中一幫人交過手。雖然最終沒有被他們得逞,但後來才知道他們之所以來秦國尋寶,是因為苗疆發生了嚴重的乾旱,需要一水屬性法寶作為祭品才能解除。在下略懂求雨之術。故答應他們等在下將寶物呈給大王之後定會去苗疆幫他們求雨解除乾旱。”
秦王了然,但心中任然有著挽留之意,不過他也知道此時無法強行留下他。與其強人所難,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也好將他綁定在自己身邊,於是說道“法師高義,寡人了然。不知法師可否需要官方相助?寡人可讓巴郡郡守協助你處理苗疆之事。”
鄒汶心中微微一動,對著嬴政深深一拜道“如此,那就謝過大王了。”
嬴政喚來一個宮人吩咐道“稍後讓呂丞相來見寡人。”
“諾!”
待宮人退下後,秦王扶起鄒汶說道“不知法師何時動身?苗疆路途遙遠,寡人好安排官員沿途招待。”
鄒汶回答道“多謝大王美意,在下並非走沿途官道。雖說苗疆千裡迢迢,但在下自有辦法來去自如”
嬴政深深的看了鄒汶一眼,道“也罷,既然你已安排妥當,那寡人也不便強留。但希望法師記住,這王宮的大門永遠會為你敞開!”
“謝大王!”
“法師不必客氣,對了,法師大概什麼時候可以回來?”
“快則十日,慢則一月。”
嬴政點點頭,這個時間他還是可以接受的。
“對了法師,寡人尚有一事不明。上次法師說過以王道教化來統禦萬民,讓寡人息兵戈,輕徭役。敢問法師,倘若沒有軍隊的鎮壓,那此地不就亂套了嗎?如果不讓百姓們參與徭役,那我大秦的錢糧又該如何收取?沒有軍隊,沒有錢糧,那寡人這個秦王還會被天下人放在眼裡嗎?”
鄒汶搖搖頭,道“大王誤會了,在下並不是讓大王放棄武力統治。須知人心險惡,總會有居心叵測之人行犯上作亂之事。武力即威懾,會讓他們不敢胡來。但天下百姓並不都是作奸犯科之輩,他們也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倘若一味的用武力來鎮壓,百姓們就會人人自危,進而會被有心人利用,組織起來對抗官兵,這樣反而不利於秦國的統治。至於徭役,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秦國修築河渠,此乃秦國之百年大計,利國利民,故徭役不可缺。但不能因為修渠而耽誤百姓耕作務農。如何平衡秦國和百姓的利益,則需大賢能者謹慎把握此間利弊。在下不善於治國,故無法給出準確的建議,望大王恕罪。”
聽完鄒汶的解釋,嬴政終於明白了道家思想治國的含義。於是說道“法師的意思是不可用高強高壓的方式來統治百姓,要在國家和百姓之間謀求平衡。隻有他們在安居樂業的情況下才會有動力為國家服務?而這種服務,會讓百姓們過的更好?”
鄒汶點點頭道“正是!”
嬴政疑惑的問道“法師此言讓寡人更加困惑了。想我大秦在獻公、孝公時代還是一窮二白,我大秦百姓之赤貧冠絕六國。在當時那麼困難的情況下,我大秦向百姓征役也沒有受到百姓的反抗。為何一統天下後反而不可?還請法師名言。”
“那是因為秦國外部環境的惡劣。”
“外部環境?”
鄒汶點點頭,說道“大王稍安勿躁,待在下為您細細分說。獻公、孝公時代,雖然秦國積貧積弱多年,百姓們朝不保夕。但東有魏國步步緊逼,西有義渠虎視眈眈,一不留神就會亡國滅種,百姓們自然團結,能夠上下一心,禦強敵於國門之外。相較於徭役所帶來的苦難,百姓們更關心的是能不能活下去。可一旦天下一統,沒有了外患威脅,那麼階級矛盾就會出現。在無法轉移到外部的情況下,就隻能在內部爆發。這時候再給百姓過重的徭役,就相當於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會徹底點燃他們的怒火。如果百姓連生存都無法保證,天下是不會服從大王的統治的。此乃動搖國本之大事,望大王明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