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形,孫策振臂高呼道:“兒郎們,屠儘這群鼠輩!”
“屠儘江夏鼠輩!”江東軍將士齊齊嘶吼道。
聞聽此言,黃祖被氣的暴跳如雷,其身旁張允的麵色同樣很是難看。
黃祖有心反唇相譏,可實力的差距卻是使得他張不開嘴。
“要不先行撤兵再作打算?”張允想了想問道。
“眼下想撤也撤不出來,就算要撤也不能選在這時候。“黃祖聽後立即搖著頭說道。
“那就再等等?”張允詢問道。
“邊打邊撤吧。”黃祖愁眉苦臉道。
隨後黃祖叫親兵把撤退的命令傳達給各部營官,親兵們乘著走舸前去傳達黃祖的軍令。
接到且戰且退的命令後,江夏軍和荊州軍的營官們如釋重負,因為江東兵實在是難以抵擋,他們早就想撤了!
說白了戰局的勝敗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太過重要,保全性命才是重中之重。
他們跟黃祖之間的關係簡單可以理解成拿錢辦事,黃祖供他們吃喝,給他們發餉錢,他們替黃祖打仗。
倘若黃祖戰敗,他們投靠孫家為孫策賣命便是,不過換個東家而已,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隻要不死在戰鬥中,一切都會變得好說,孫家不收降兵也沒關係,充其量便是回家務農,總比喪身魚腹要強得多。
……
因而在冷兵器時代,雙方交戰的時候很少會有人下令屠儘敵人,一個不留。
如此行事便是斷了對方的生路,人家不跟你拚命才怪!
做事沒必要那麼絕,否則隻能是兩敗俱傷,眾所周知的圍三缺一便是這般道理。
此外,將士們對自家主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是衡量戰力的一個重要標準。
拿幽州軍舉例,在他們的認知裡壓根就沒有投降這一條。
在這個不知皇帝隻知主公的年代,各路諸侯手下的可信度大多都不怎麼樣。
其所謂的忠誠基本都建立在一種盲目功利的基礎上,而且其中還存在著一個嚴重弊端。
該弊端即為士兵聽命於將軍,將軍忠於主公。
一旦將軍另投他人,其麾下的士兵往往會隨其一同改換門庭。
反觀幽州軍便不會如此,因為他們從上到下每個人效忠的對象都是劉煜。
對於他們來說,劉煜的地位甚至能跟父母相提並論,你讓他們為了活命而舍掉劉煜那純跟開玩笑一樣。
劉煜讓他們能夠吃飽穿暖,讓他們的父母妻子有所營生,讓他們的孩子有書可以讀。
倘若不幸戰死,那筆豐厚的撫恤足以花到兒女成年,或是支撐妻子為父母養老送終。
不僅如此,戰死後他們的孩子還會獲得免費入學的資格,成年後若是想要投身行伍,更是會被擇優錄取,這在當時來說無異於恩同再造。
所以但凡一息尚存,幽州軍將士便不會放棄戰鬥,他們的信條唯有四個字:至死方休!
這也正是幽州軍戰力強悍的原因之所在,有句老話叫做“窮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而幽州軍個個都是不要命的。
對於他們來說,能活著肯定最好,但要是死了也沒什麼可遺憾的,反正身後事都會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壓根不用他們惦記。
任何人碰到了這樣的對手都會頭疼不已,他們宛若滾刀肉一般,動不動就以傷換命,臨死了也得再砍你一刀,這擱誰誰不迷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