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全憑性子使然,除卻上月刑部尚書家大姑娘宴請好友時,方霖在席間出了那一樁子事外,彆的他從未聽說過有關方家的兩位公子德行敗壞,汙糟不堪的醜聞。
若說是想為日後的前程鋪路,就理應收斂鋒芒,虛心求教,而不是就這麼大張旗鼓的刺殺當朝陛下最看重的人。
這麼做,就好像故意為之,要將這件案子的源頭扯到方榮身上來。
李執的心頓時沉了沉,腦海中忽的想起了老大人曾對他說過的一句話,“民有怨,應當挽救,民有冤,更應查明,這天下,一定要清明公正。”
雲台縣縣令文錚和裴景年素有清名,可也免不了被死士刺殺,這樣的冤他不可能不管,也容不得他忽視。
可若是這案子還藏有幕後之人,縱他寫明文書遞到禦前,恐那策劃此案之人仍逍遙法外,笑著看他如何錯判這案子,笑他眸底生塵抓錯了人。
李執心頭發悶,總覺得這案子他錯過了一些極重要的細節。
王允見他出了半天的神也不回話,就知曉他還紮在這案子裡反複琢磨。
為官數年,兩人一同斷下的案子沒有千件也有百件,每每遇到重案或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案子,李執便會提著瓶酒來他的住處。
有時案情複雜,兩人甚至通宵達旦的也不肯歇息,直至找到那處關鍵所在。
李執同老大人一樣,都是一副執拗的性子,一陷進案子時,整張臉看起來都是極肅穆,若非故意打擾,兩人能整日整日的不說話不進食。
王允清楚他的習慣,多數時候並不會打擾,隻這時候,王允卻輕笑著出聲道:“這案子既然有了些眉目,遲遲早早會查明白的。”
他掀眸看了一眼李執,又道:“聽說今兒個方長史來了?”
李執頷首,淡淡“嗯”了聲,“他同我說,此案涉及到方榮身邊的一個長隨,他今日來,便是想找那人問問話。”
他思緒還停留在兩件案子上,聽見王允一問,腦中的設想便戛然而止,忽的想起王允的婚事來。
眉頭驟然鬆了鬆,他直直望著王允,“允弟去了塘湖一月,心中對侯爺的話可還放在心上?”
一個月前,王允還未出京都城,勇安侯親自登門,卻為王允婚事而來。
那時,李執還在王允的住處,侯爺說的那沈姑娘他自然也知道。
勇安侯府沈明珠沈姑娘,如同這名字一樣生得耀眼奪目,於人群中宛如一顆燦然晶瑩的珍珠。
大晉國力昌盛,可漠北人卻是虎視眈眈,其父沈觀潮在明帝登基後的那兩三年裡,曾數次帶兵平定漠北,直至後來顧珩隨父出征,沈觀潮才將這炙手可熱的兵權交回明帝手裡。
他甘願遠離戰場,也極樂意做一個閒散的侯爺,大抵性子使然,膝下的姑娘竟也被養得溫柔而堅韌。
聽見沈明珠的名字,王允的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兄長莫要說笑,沈姑娘仙姿佳人,我怎可有資格與她相配。”
他眸子滯了滯,低眉道:“若非兩情相悅,王允便不能做那等強人所難之事。”
喜歡綰青枝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