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日,傷勢還沒好的花箋便著急忙慌的下床問司君之皇帝是怎麼決策的。
司君之緩緩答道:“皇帝還沒有決策好。”
花箋便答道:“那是再好不過的,我現在已經想到了一個好方法。”
“我現在要立馬進宮”
司君之疑惑但也帶著花箋連忙進宮。
進到宮中的花箋見到皇帝開口說道:“還請陛下大人不計小人過,原諒妾身的錯誤舉動。”
其實皇帝已經不生花箋的氣了,但還是淡淡的說道:“你來宮中是乾什麼的?”
花箋立馬開口說道:“我是來戴罪立功的,還請陛下聽我一言。”
皇帝緩緩說道:“說來聽聽。”
花箋便說道:“第一,那些達官貴人陛下都查一查他們的財資來源,還有貪官汙吏的家底,將那些多餘的財產都充當到國庫。”
“第二,陛下,就不要增加賦稅,以免百姓生活變得更加艱苦。”
“第三,南方一些村民們的莊稼等物資我都紛紛上交到國庫。”
“第四,陛下,可按日子要求附近的郡都都上交莊稼和物資。”
“第五,按分級品階劃分,各位臣子每月需上交一定的銀子到國庫。”
“第六,一些有資產的人家每月都要捐款到國家。”
“第七,陛下,後宮中的眾人也應節儉資源,從今年開始減少銀子的分發。”
花箋又接著說道:“物資與莊稼歸宮中的司證司收納,其中司證司的人手每半年換一次人,以免貪汙受賄。”
“銀子賬目由陛下直接掌管,避免收上來的銀子對不上。”
皇帝聽到花箋的想法也讚譽有加,說道:“你這可不是戴罪立功,你這是立了大功。”
又說道:“我堂堂皇帝是那麼小氣的人嗎?我知道你是為了國家好,自然不會多怪罪於你。”
“隻是當時人多口雜,你如此莽撞做事,朕也不得不罰你。”
花箋聽到此話也理解了皇帝,一旁的司君之聽到花箋的好計策也感到花箋的厲害。
皇帝又取笑司君之道:“你家這位可是個聰明的好女子,她倘若是男子,我便讓她進宮為官,可惜了。”
司君之點了點頭說道:“她現在在民間辦的生意也風生水起,不比在宮裡差。”
花箋看著兩人說著,又說道:“我哪有你們說的那麼厲害,我隻是不想讓百姓過得那麼艱難,百姓是國家的根本,隻有這樣我們鄔國城才能抵禦外國。”
兩人見到花箋這樣謙虛也笑笑不說話。
隨後,皇帝又讓花箋將這些計策紛紛都一一寫在紙上。還不等花箋開口,皇帝便下旨說道:“將這些計策昭告天下,通知各國。”
司君之和花箋便離開回到了司府,老夫人也聽說了這個計策,見到花箋說道:“好樣的丫頭,你真厲害。”
但礙於花箋的傷勢未愈,花箋也隻能靜靜的在司府裡靜養。
隻是花箋出了這樣的事,也不見花箋的家人前來看望花箋,花箋心裡不免有點傷心。
不出些時日,花箋這一計策紛紛被百姓們讚許,國庫也日漸充實。
但不免有些小人把這件事記在心中,想日後加害花箋。
喜歡偏執首輔命太硬,得盤!太硬,得盤!(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