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口和水口所在之地,形成了一眼魚泉,聽當地人說,最開始那裡的金魚,鱗片寬大漂亮,兩條觸須長得驚人,就像是龍一樣,特彆多的人去撈魚,魚泉就像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持續了好多年,最近這些年,魚被打撈乾淨了,偶發性會出現那麼一兩條,還是不少人去碰運氣,覺得那種魚養在家裡,或者吃了,能改善風水,甚至是益壽延年。”賀臨安繼續和我們解釋。
“蝦須蟹眼金魚水?”我接了一句話。
“不不不,那地方,應該是處於風水位中,而魚泉是氣口之外,是裡邊兒的金魚,躍出生氣薈萃的穴眼,跳進了另一個池子裡。”賀臨安的解釋,有一點點的籠統。
“墓中穴眼,多暗無天日,那些魚或許以為,躍出眼前狹隘,就得了一方新天地,怎能想到,成了他人池中物,盤中餐?”吳金鑾的解釋,就更為透徹的多。
我們的車,停在山腳一處沒什麼人走動的位置。
每個人都配著背包,帶了不少吃食。
隻不過我有些不大習慣,正常以來進風水地,大家吃乾糧,肉脯,鐵刹山準備的截然不同,有紅腸,黏糊糊的豆包,還有一種我叫不上來名字的麵食,裹著一層葉子。
當然,甜甜鹹鹹的滋味兒,要比單純乾糧好吃的多。
賀臨安他們在鐵刹山呆久了,居然隨身還配備了一個小鐵壺,時不時喝一口,便臉色紅潤起來。
“山裡頭溫差大,羅道長,來一口?”賀臨安遞給我他的小鐵壺。
我擺手拒絕。
鐵刹山的出馬仙道士,一直在前邊兒帶路,我們所走的不是正常山路,因此沿途沒有遇到過人。
隨著天色越來越暗,逐漸入夜後,月光順著枝葉縫隙落下來,給人一種清澈透亮的感覺。
地域不同,月光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有惡鬼的地方,月一般都很森冷。
終於入目處開闊許多,地勢相應平坦起來,還不到山腰,隻是山體上一個波折。
開闊之地一直延展到一處山壁前,那裡有一方潭水,約莫**米見寬,大約十餘米高的位置,有一個人頭大小的洞,從裡往外不斷湧出山泉水,飛流而下,宛若一條馬尾。
月光照射在那馬尾上,更是透亮。
下方的潭水因此波紋不斷。
“你們幾個,去處理一下,這幾日就不要讓人能走上來了。”劉太玄開口。
立即便有幾個出馬仙道士散開,從這個角度輻散至其他位置。
潭水周圍有修好的欄杆,還有一些地方立著撈網。
“撈龍魚,算是當地人一種祈福的方式,迄今為止得有數百年了,所以沒有明令禁止過。”賀臨安剛說完。
上方那人頭大小的洞口,忽然閃過一道紅影,居然是一條胳膊長短的大紅鯉魚,從中鑽出,朝著潭水中墜下。
月光映射下,它身上的鱗片果然和尋常魚類完全不同,每一片,都極為堅韌,光澤質感極佳,像是工藝品,尤其是它兩條胡須,更是奇長無比,快趕上頭的長短了!
“嘖,鯉魚躍龍門,奇觀呐,蝦須蟹眼金魚水裡頭,想要出鯉魚躍龍門,比傳聞還傳聞,少之又少,這魚吃了,不得多活兩年?”
“常歆,還不弄出來,給爺烤了吃?”老龔搖頭晃腦,下了令。(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