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做一個聖人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步履維艱。
看看張月鹿就知道了,她沒想要做聖人,隻是堅持原則,可遇到的全都是兩難抉擇,一路堅持下來,名聲壞掉了,家人疏遠,朋友離去,最親近的兄弟張五月,最親近的姐妹張玉月,都要漸行漸遠,母親也不理解她,外人隻說她是對的,可不會跟她這樣的人做朋友。??
她處處都是委屈,還無處訴說。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什麼是對的,可他們還是不願意走在絕對正確的道路上,因為太難了。
在一個以人性為主導的世道裡,道德更多是求上得中。
很多人都在奢求一件事,自我利益和世俗道德是統一的,做一件事,既能滿足自我利益,還能符合世俗道德,兩難若能兩顧,自然是兩全其美。
既拿了好處,還不想被清流在道德上批判。
比如殺人奪寶,剛好被殺的那個人不是好人。我既奪了寶,還不必擔上罵名。
這是更大的貪心。
名也要,利也要。
有人尚且是苦一苦彆人,罵名我來擔。這種全都要的人卻連罵名都不肯擔當的。
也是一種糾結和彆扭。
既做不到真小人,我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我的欲望和利益。也做不到真君子,為了我認為的正確道路,我不計成敗得失,不計較任何名譽,甚至遭受毀謗,我隻是為了行正道。
那就隻好做個遮遮掩掩的清流
偽君子了,奢求著利益和道德的高度統一,我既要還要,我全都要。
可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道德和利益不可能統一,隻能二者選其一。
強行全都要,結果就是雙標。
說一套,做一套。要求彆人是一套,要求自己是一套。
張月鹿求道德,然後利益上就是一再受到打擊,撞得頭破血流,都快要退出八代大掌教的競爭了。這才是最常見的情況。
張月鹿仍舊堅持,所以齊玄素佩服她。
齊玄素之所以要跟張
月鹿定下那個大掌教賭約,何嘗不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幫張月鹿一把,免得她自己想不開,鑽入牛角尖。
齊玄素不是玄聖,也不是張月鹿,他更願意身段柔軟,隻要不越過底線,他不介意一些出格的舉動。
換句話來說,齊玄素更多是追求利益。往小了說,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大了說,為了道門的利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變立場。如果能夠在保證利益的基礎上,那他也會適當兼顧道德方麵的需求,以求達到中庸的效果。
兩難若能兩顧,兩難自解是最好,可若不能,就要有側重。
說到底,這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好事。
這世道是就是取舍和選擇。
齊玄素不是聖人,不是君子,他隻是齊玄素,他隻是做出選擇而已。
薑大真人安排完這些事情之後,不再多說什麼,又穿過「水中月」的門戶,返回了玉京。
老殷先生也沒有久留,隨之返回了鬼國洞天。
左右沒有外人,澹台盈倒是也不藏著掖著「龍宮裡收藏頗豐,齊真人要不要去看一看?」
齊玄素點頭道「可以。」
澹台盈又道「對了,放血之後的龍肉乃是大補,我讓人給齊真人準備一些。」
齊玄素這時候便想起小殷了,這家夥便是吃了龍肉之後才能自如行動,不知道再喂點龍肉會不會有特殊效果,說不定就想起關於寶藏的事情了。
齊玄素道「那就多謝澹台真人了。」
澹台盈笑道「不算什麼,我都聽他們說了,若不是齊真人舍生忘死衝入龍腹之中,也殺不掉老蛟龍,這本就是齊真人應得的,齊真人不要客氣。」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