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妙錦的怒火並未因朱權的細心照顧和百般示好而稍減,隻要沒見到朱棣,她就在心裡咒罵朱權。
“膏粱豎子!”
“膏粱豎子!”
而且,她還發現,另一個詞也很解氣,“豢養之子”,於是,偶爾也用這個詞暗罵幾句。
“豢養之子!”
當然,喜怒不形於色的道理,妙錦還是非常清楚的。
在朱權視線所及範圍內,她總是笑眯眯地,背過身,就咬牙切齒地在心裡罵上幾句。
頗有點兒阿Q的精神。
既然不能直接撕破臉皮,那就把所有的陰招、壞招一起用上吧。
妙錦最大的心願是收了朱權的三衛,讓他也嘗嘗心上人被奪走的痛苦。
十月十三,朱棣向朱權辭行。
二人兄友弟恭,朱權依依不舍地送四哥出城,並在郊外為其餞行。
朱棣已把一切暗中安排妥當。
送彆儀式進行到一半,伏兵儘起,大寧兵紛紛叛歸朱棣,擁往朱權前行。
朱權被裹挾其中,難以脫身,慌忙尋找四哥和妙錦的身影。
妙錦早就躲了起來,暗地裡偷著樂呢。
寧王三戶衛早已被朱棣哄騙著去打朱鑒了。
沒有護衛在身邊,朱權不慌才怪。
正如妙錦一日不見朱棣就會心慌,一樣的道理。
都是內心的支撐點。
現在你也嘗到滋味了吧?誰讓你隨意置喙彆人的生活。
先管好自個兒吧。
沒了三衛,看你往哪兒哭去!
大寧兵馬曾多次跟朱棣北征,大家都是老熟人,燕王的威望早已在他們心中生根。
一呼雲集,紛紛響應,調轉槍頭跟著朱棣去收拾朱鑒。
朱鑒猝不及防,無法應對這突然的變故,他是個硬漢,誓死不降,力戰而死。
寧王府所有人全都跟燕王回北平。
大寧頓時成為一座空城。
燕王繞道進抵大寧的消息,幾天後才傳到鬆亭關,劉真、陳亨聞訊急忙帶兵回援。
剛到大寧城,朱棣就先去了陳亨家中,他派暗衛護送陳亨家奴趕赴陳亨軍中,把伺機而動的指令傳達給陳亨。
陳亨一家老小全在燕王控製之下,陳亨本就有意投降,此時更是唯命是從。
陳亨行動迅速,立即動員親信部將徐理、陳文跟他一起投降。
十月十一,大寧兵馬行至亂塔黃崖,淩晨時分,夜深人靜,陳亨帶兵突襲劉真大營。
劉真倉促奔出營門,單騎逃往廣寧,陳亨率眾歸附燕王。
十萬餘兵馬儘歸朱棣,大寧之行圓滿成功。
此時,北平城內,全體軍民正拚力苦戰,形勢危急。
聽說朱棣出了北平城,李景隆立即下令出發,直趨北平城。
途徑盧溝橋時見無守兵,李景隆歡喜道,“不守此橋,可見燕兵力不能支了”。
抵達北平城下後,李景隆將兵馬一分為三:修築堡壘,猛攻北平九門,晝夜不停;攻打北平東邊的要塞通州;在北平至通州之間的鄭村壩築營,在燕兵回北平的必經之地以逸待勞,迎頭痛擊。
在激烈的北平九門爭奪戰中,南麵的麗正門首當其衝,大批兵力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