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醫生的叮囑,給朵朵吃了藥。
到了第二天。
李有傑拉著板車,跟李有財一起來到了縣城。
供銷社裡。
鋁製的飯盒一塊五毛錢一個。
李有財買了一百個。
用繩網裝著,放在了板車上。
二斤一包的龍牌奶粉2塊8毛錢,李有財買了10袋。
鮮牛奶2毛6一斤,李有財要了50斤,為了買鮮牛奶,李有財還特意買了兩隻新的鐵皮水桶。
散裝的玉米澱粉,要了10斤。
白糖40斤。
塑料袋五大包。
帶著這些東西,哥倆返回了家裡。
“有傑,你先把這些飯盒給刷出來一些,我要再試做一些。”回到家後,李有財把買來的材料,一一擺好。
“行,我現在就刷。”
李有傑解開繩網,滿滿一下子的鋁製飯盒,跟一座小山一樣。
楚欣妍不讓朵朵下地,免得小家夥添亂。
自己則是來到廚房,問道:“需要我乾點啥不?”
李有財略微想了一下,隨後道:“你幫我稱秤,把糖按半斤、半斤的稱出來,粉麵子一兩、一兩的,單獨放一堆。”
“好,這個我能做。”能幫上忙,楚欣妍還是很開心的。
家裡有手提秤,楚欣妍按照李有財的吩咐,翻出稱開始稱那些買回來的白糖和玉米澱粉。
李有財則是起鍋燒火,開始製作雪糕。
這次做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找到一個最優的口感,還要計算製作的成本。
奶加多了太膩,可是加得少了奶味又不足。
糖也一樣,多了太齁,少了不甜。
想要在口感之間找平衡,還要在成本之間找平衡,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有財一遍又一遍地嘗試著。
每做出一盒雪糕,就計算出這盒的用料成本。
李有財連續製作了二十多盒。
冷凍好後。
哥倆拿著勺子,逐一品嘗著這些雪糕。
“這個奶味淡了。”
“這個不咋甜。”
“這個太甜了。”
······
“這盒不錯,我覺得挺好的,你們也來嘗嘗。”
李有財拿著自己認為最合適的那一個雪糕,讓李有傑和楚欣妍也來嘗嘗。
楚欣妍用勺子挖了一小塊,放進嘴裡,隨後點著頭:“嗯,我覺得這個好吃,又甜又香的。”
李有傑也嘗了一下,奶香濃鬱甜而不膩,沒有冰碴。
感覺也很不錯。
“我也覺得這個挺好。”
見兩人都說好,李有財繼續道:“這一盒的成本我計算的是5毛錢,我打算賣一塊錢。”
品嘗了二十多盒雪糕,終於確定了一個比較合適的配比方案。
按照最後確定下來的製作配比計算,以飯盒為單位,每做一盒雪糕的成本大概在5毛錢左右。
但是雪糕的整體質量,卻是比供銷社賣的雪糕要好上很多。
而且從量上來講,這一飯盒的雪糕可比10根多多了。
一塊錢的售價,李有覺得,還是很有競爭力。
“賣一盒掙5毛錢,多找一些人幫咱們做,一天少說也能做出幾百盒,這買賣可以啊哥!”李有傑掰著手指頭算計。(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