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項目正式啟動的同時,王銘已經來到位於S市的「鴻蒙研究所」。
這還是他從秘密部門“出關”之後,第一次來到這裡。
在此之前,這裡的工作都是由幾個的關鍵的負責人在管理。
科研立項方麵,王銘倒是一直有通過「鴻蒙研究所」的智能管理係統參與項目審批。
與普通的企業不同,研究所這樣的機構,沒有所謂的客戶、市場的說法。
它所需要麵向的隻有未知領域的探索。
在探索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的方向。
王銘這個重生者,無疑是最好的領路者。
這些年下來,「鴻蒙研究所」這邊有著數不清的研究課題要進行,同樣湧現出大量的科研成果。
如今的「鴻蒙研究所」基本擺脫外部輸血的狀態,大量與企業合作的技術授權,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研究所需的資金。
來自投資基金、企業捐贈、內部資金再投入……等諸多的資金渠道,資金依然持續在流入。
良好的資金流狀態,讓「鴻蒙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獲得華夏國內最頂尖待遇的同時,還可以敞開了研究感興趣的東西。
項目隻要能夠完成立項,獲得的科研資金非常可觀,這一點吸引了無數國內外的科研人員。
華夏國內新生代科研人員,原來隻有2條路:要麼進入華科院這樣的官方研究機構,要麼出國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研究所。
「鴻蒙研究所」的出現,給科研人員提供了一條全新的選擇——隻要你足夠優秀,不用出國,也可以在華夏拿到足夠好的待遇。
據官方的一項調查,新生代研究人員當中,80%的科研人員第一選擇都是進入「鴻蒙研究所」進行工作。
超高的福利待遇、寬鬆的立項條件,優渥的科研環境……都是這些年輕人選擇「鴻蒙研究所」的理由。
唯一的問題在於,隨著進入「鴻蒙研究所」的人越來越多,進入的條件跟著水漲船高。
當初「鴻蒙研究所」剛建立的時候,隻需要研究生畢業便可以輕鬆進入;
王銘開啟科技長城計劃時,進入的「鴻蒙研究所」的門檻已經拉高到博士生水平;
這次王銘過來的時候,進入的門檻不但要博士學曆,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研究成果。
準入門檻不斷提升的同時,「鴻蒙研究所」一直保留著一條進入的捷徑——隻要你足夠優秀,上述提到的門檻都不是問題!
李佳就是這樣的一個超級天才!
早在5年前,他還在讀研究生時,因為對的石墨烯材料量子效應的研究,引起了「鴻蒙研究所」物理分所負責人的關注。
石墨烯材料可是他們的大BOSS——王銘搞出來的,作為物理所的負責人,對於這一塊的研究也非常有水平。
石墨烯材料出來之後,研究所那很多人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放在這上麵,物理所這邊給予的支持力度也不小,然而獲得的成果卻非常有限。
涉及到量子物理方麵的研究,實在是太過深奧。
裡麵很多理論,如果不是天才級的科學家,想要看懂都成問題。
打個比方,其他領域的科學家,在研究的量子物理和數學兩大領域的科學家麵前,如同普通人和天才的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