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熟悉無比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烈焰熊熊,焚儘此處星海中一切。
火勢洶湧,甚至如同玄黃仙舟一般,穿破道湮。朝著原初可能性中,其他殘存生機星海逼近。
無需李凡刻意操縱,真靈之火便能自己感應到這些“可被點燃物”的位置所在,蔓延而去。
起初隻是局限在單一山頭的大火,但不知為何,哪怕整座山峰都已經被焚作飛灰,山中火焰卻依舊沒有熄滅。反而越燒越旺,似乎永遠沒有平息的意思。
烈火連綿,焚山煮海!
十二真仙已經逐漸意識到了這場山火的不尋常之處,內心的恐懼使得他們不受控製的顫栗起來。隻是逼仄木舟之外,周圍充斥著的儘是是道湮與真靈之火。無論哪一樣,都能頃刻要他們性命。所以他們卻是不敢離開木舟半步。
隻能眼睜睜看著這場詭異的真靈之火蔓延。
而李凡則是依舊沉浸在【真靈儘毀】之術所帶來的奇妙感受中。
李凡從來都是無利不起早,倘若僅僅純粹是光與影感官的刺激,他絕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任由自身的靈性作為燃料、支撐著真靈之火的焚燒與蔓延。
縱然從理論上來看,他目前的靈性是“無限”的。但若是沒有意義的花費,李凡也不會願意支付。
他並不是沉浸於真靈之火所帶來的毀滅,而是沉醉於“靈性”作為燃料被點燃這個過程本身。
一直以來,李凡都知道“靈性”是種珍稀無比的資源。每次發動還真,都需要扣除自身一部分靈性。而一個修士修行所能達到的上限,也跟自身靈性多少息息相關。
但靈性究竟是怎麼影響這一切的,李凡卻是一無所知。
真靈儘毀,化做焚火的過程,給了李凡具象化的清晰答案。
“山海中,如年輪般衍化塵世可能性。”
“塵世可能性會被點燃,我等靈性亦可被點燃。而這兩種,焚儘所產生的火光,根本沒有差彆。”
“生靈,跟可能性一樣。從某種意義上看,也屬山海造物、是山海自身的延伸。換句話說……”
“任意生靈,皆與山海同!”
“但隻局限於靈性本質。畢竟生靈跟山海的量級,遠遠不是同一層級的。”坐視自身靈性化作燃料,真靈之火熊熊燃燒的同時,李凡思念急轉。
“這也是,生靈、修士,能夠一路修行到超脫之境的根本原因。”
“正是通過修士靈性跟山海塵世性質的相通之處,真靈儘毀之術,才能以所謂真靈為誘餌,引得山海可能性共同燃燒……”
上一世李凡在三道相融劫難中,為了喚醒還真,毅然選擇舍身自爆。自爆所引起的無窮光與亮,頃刻間焚儘原處以及周遭諸多可能性。
原本李凡以為,之所以會有如此威勢,主要是因為自己得了守丘公一部分長生大道的緣故。
現在看來,根本是自身無限靈性所致!
“上一世隻是粗暴的通過自毀引動,而現在,我掌握了更加高效的方法。”
“甚至,這也僅僅是個開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主動引燃嘗試,我能不斷的增加點燃的效率。”
李凡並不喜歡自殘。哪怕這種程度的自殘,還傷不到他自己。
當真靈之火蔓延,自身靈性以及山海塵世,在“燃燒”的狀態下,莫名勾連在一起。
因而李凡可見山海之象。
這種直麵山海的感覺,跟【守丘漫筆】中所描述極為相似。
但昔日守丘公是通過自己雙眼,坐山而望海,見山海真象。
而李凡,則是通過山海焚儘這一過程,在屢屢黑煙中,通過山海之灰燼、窺見了山海原初本象。
“若是這場山火足夠大,我甚至此刻就能,儘見山海!”
一個念頭,倏然在李凡內心湧現。
伴隨著這念頭一起的,還有幾乎無法抑製的衝動。
世人所謂超脫之境,也隻是將山海塵世所衍變的單一道途領悟到極致而已。
儘見山海,意味著,窮儘山海中所有道理。
哪怕彼岸中所說“聖者”之境,與之相比,也遠遠不如。
並且,在李凡看來,達到這一步,無需什麼枯燥的悟道、以及尋覓自身道途的漫漫長旅。
隻需源源不斷的提供自身靈性,任憑大火無限蔓延。
“有何不可?有何不可啊……”
真靈之火愈發洶湧,原初可能性所剩餘支柱,已皆被焚儘。隻剩下了漫天的灰燼,尚且維持原本形狀,仍在苦苦支撐。
轟!
沒過多久,灰燼再難維持可能性的存在。
飛灰四散,山海一年輪,徹底消失不見。
仿佛失去了某種桎梏般,離開了原初可能性之後,真靈之火的火勢陡然間擴大了數倍不止。
周圍所接觸一切,儘是可被點燃的材料。
李凡都感覺到自己所需提供靈性的壓力,都減弱了不少。
但這種順暢的局勢,並沒有持續太久。
最先感受到異狀、從而逼近的,竟是道湮!
縱使原初可能性,已經被焚作無數飛灰。但道湮仍然沒有放過對它們的追捕。
甚至,因為原本較為龐大的目標分散成為了無數細小的個體,所引動的道湮浪潮、較之以往,也翻了無數倍。
宛若一場傾盆大雨而下,正在起勢的真靈之火,霎時間就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狀態之中。若不是周遭可能性充斥著的燃料足夠多,恐怕這把火就要直接熄滅了。
而如此變故,也瞬間將李凡從不切實際的幻想中給拉了出來。
他瞬間清醒:“真靈焚儘,也在山海自身衍變範疇之內。這些灰燼,在重歸山海後,經曆無數年衍化,又將誕生新的可能性年輪。”
“而山海相融……”
“卻是將這些靈性,從山海中硬生生挖去!”
這些被道湮所吞沒的,最終會去往何方,並不是現在的李凡所能知曉的。但他心中明白,應該跟孫縹緲所留寓言中提及的那位“創世神”,脫不了乾係。
“原本,山海、道湮對立。”
“山海中縱有修士施展真靈儘毀之術,也影響不了二者的抗衡局麵。然而,我卻是個例外。”
李凡眯起眼睛,眼前仿佛出現了這麼一幅畫麵。
若是自己執意,以自身無限靈性,放一把傾天大火。縱然能夠將山海焚儘,但自己所需要支付消耗的靈性,也是天量。
或許都能夠再造山海。
這些靈性,通過焚燒的過程,轉化為了漫天灰燼。
或歸於山海,或被道湮所吞沒。
“這麼一來,豈不是以我自身,滋補山海、以及創世神?”
想到這裡,李凡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除非,我能夠一把火,徹底將山海燒滅。否則山海得到養料,還能重生,更勝以往。”
“這真靈儘毀之術……”
“毀的究竟是誰之真靈?”
隨著李凡觀念的莫名轉變,戰戰兢兢的十二真仙,便見到頗為奇怪的一幕。
原本還沉醉萬分的李凡,神情忽的變得極其難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