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的數百個工匠都見識到四個鐵輪子上架著一台蒸汽機,在科學院的試驗場滿地跑。
朱由校親自和徐光啟、方以智眾人親自定製了火車的軌道寬度,過完春節京城到通州的第一條試驗鐵路就要開始修建。
工業時代的汽笛聲已然在大明響起。
這一年來報紙每期銷售已經達到恐怖的100萬份,已經覆蓋大明兩京十三省所有的縣城級彆城池,至於縣城下麵的村鎮覆蓋率依舊為不到一成。
全民讀書識字已經迫在眉睫。
不過科舉製度依舊是擋在朱由校前麵的攔路虎。
去年剛舉行了科考,下次科考在2年後了,朱由校打算在兩年後對科舉製度動手。
到時候他要廢科舉!
兩年後的科舉將會成為大明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這兩年時間他要將大明百姓的識字率從20%提高到40%左右。
大明百姓20%的識字率放在這個時代已經碾壓其餘諸國,可惜到了蟎青持續一百多年的文字獄,強行將漢人的識字率打壓到不足10%。
這個冬天朱由校已經定下科教興國的發展方針。
當然想要百姓識字,那不就提高全民素質,想要提高全民素質的前提就是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
如今秋收已經結束,各地的糧食產量已經上報回京城。
山河四省強行推廣土豆、紅薯,種植麵積高達2000萬畝,種植的土地基本都是水澆地以外的次級田地。
平均產量在5-6石之間,達到水澆地種糧食的產量。
朝廷連續一年半征徭役開挖水渠,修整河道等水利設施,在整個北方持續大旱的時候,保住了糧食產量。
夏收結束後,在水澆地推廣種植玉米1000多萬畝,平均產量4石。
全年累計捕撈海魚50萬噸,沿海地區消耗新鮮魚肉10萬噸,剩餘40萬噸全部加工成醃製魚乾售賣到內陸各個地區。
大冬天的百姓躲在家裡沒事烤個紅薯吃一吃,有條件的用土豆兌換幾條鹹魚乾頓一鍋湯泡飯就算改善生活。
魏忠賢種植的幾百萬畝棉花也大豐收,現在魏忠賢建造的機械紡織廠已經全麵開工,最多兩年市麵上的布匹價格就會被打下來。
朱由校去年讓魏忠賢加工的新式軍服今年事情太多,一直沒時間推廣。
不過這倒是提醒了朱由校現在紡織廠開工了,可以大量生產布匹,可以開始動手加工軍大衣,有了軍大衣禦寒,遼東等九邊軍鎮將士冬天日子會稍微好一點。
今年的冬天百姓不但不會挨餓,而且生活質量還直線提升。
這也是朱由校想從明年開始慢慢普及教育的底氣,隻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沒有百姓會閒著沒事想著造反。
剩下那些鄉紳地主,心裡不痛快想造反也拉攏不起人馬。
在倭島的捷報沒有到達京城以前,朱由校在等福建的荷蘭俘虜。
10月份,鄭芝龍收回台灣後,荷蘭總督普特曼斯要求麵聖。
朱由校得到這個消息想想現在東南亞還不在大明控製範圍,正好見一下荷蘭使者,順便敲個竹杠。
收回台灣一戰大明也是損失了幾百將士,消耗的人力物力總需要人買單。
荷蘭人能賠償銀子最好,不賠償那不就是談判破裂嘛!
以後打荷蘭也有的借口了不是?
畢竟殖民歐洲是朱由校計劃中的一個小環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