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如果IG這把,真是Gao選手全權指揮的比賽。”
“說實話,我更願意把,這把比賽的mVp,投給Gao選手!”
當米勒自己在心中理清這些關節後。
心中的想法,也情不自禁,脫口而出。
目前S7的賽事mVp評選機製。
是直接由導播團隊,根據賽後數據直接評出的。
這也就導致了。
如果要評選一場比賽的mVp。
那往往獲選者,都是那些數據華麗的選手。
其中大多數,則都是擔當隊內核心輸出,吸收了大量隊內經濟的選手。
例如上單核心、打野核心、中單核心、下路核心的選手。
作為隊內負責保護c位,開團控製,視野布控的輔助選手。
他們想要得到這個mVp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你說輔助這個位置不重要嗎?
顯然不是的。
S4的三星白已經向世界證明了。
一支戰隊,如果擁有強大遊走指揮能力的輔助。
所能打出的運營效果,將會有多麼的可怕!
無論是對線期,輔助在線上的騷擾,帶節奏能力。
亦或者是中期的轉線支援遊走能力。
又或者團戰期間,對先後手的把握,開團和保護c位上的選擇判斷能力。
還是貫穿整局遊戲,堪稱LoL這款遊戲神器中的神器,對於視野的把控。
輔助對於這款5人遊戲的重要性。
是完全不亞於其他四個位置的!
但這也成了輔助這個位置。
難以進行數據化衡量賽場表現的難點。
彆的四個位置,你可以用KA,傷轉比,對位經濟差等等數據。
來佐證這個選手,在這把比賽中,表現有多麼的出色。
但是輔助呢?
靠插眼數排眼數?
還是參團率?
還是助攻數?
還是說,去統計治療量?控製時間?
說實話,真的很難量化。
插眼排眼這個數據,一流戰隊,幾乎每個位置都會對視野積極布控。
大家都在布控視野,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又如何判斷。
哪個視野重要,哪個視野關鍵呢?
參團率,打比賽不同於排位。
輔助在對線期後,往往都要進入到抱團的階段。
根本不會出現。
排位裡,有些輔助,玩著玩著,自己去帶線的情況。
這樣一來,論參團率,輔助就沒低過。
一個幾乎不會波動的數據,又怎麼拿來評價選手表現的好壞呢。
助攻,治療量,控製時間。
這些數據也是一樣。
總不能為了追求治療量,把把拿奶媽輔助吧。
也不能為了追求助攻數,去拿好蹭助攻的輔助吧。
更不能為了追求控製時間,輔助沒事就去用控製技能,刷控製時長吧。
這要真成為評選標準了。
我有理由相信。
LpL的保KA風氣,又會變成另一種怪相。
刷奶量風潮?打控製時長風潮?或者蹭助攻風潮?
這畫麵太美,我不敢看……
也正是因此。
在LcK,很早就不參考數據來評選mVp了。
他們是由比賽ob、華夏、棒子、腐國三路解說以及媒體投票,多方綜合評定而出的。
從多角度,多方麵,各個觀賽群體的立場。
立體式地對一場比賽中,各個選手的表現進行評價。
雖然也難以擺脫人為評價的主觀影響。
但通過數量,很好地衝淡了這一人為因素的主觀乾擾。
還能完美避免。
純數據評價,過於機械,呆板,數據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