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轉下來,臨行前,彭工很是滿意:“林書記,這一圈走下來,從我經驗來判斷,這幾個地方無疑都是非常適合種植竹蓀的。等我們回去之後,進行專業的土壤分析之後,等結果出來,估計就可以正式往下推進了。如今正好已經到了冬閒的時節。”
“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先把種地場地清理出來,等到過了年之後,就可以正式開始進入到種植階段,兩到三個月的時間,竹蓀就可以進入收獲期。平均下來畝產在1000-1500斤的鮮貨是沒有問題的。”
11月9日。
菌菇所的檢測報告出來了!江口鎮的氣候、土壤、環境都非常適合發展竹蓀種植。
林浩雲立刻趕往了星寧,跟侯小安這邊簽署了合作的協議。
省廳農業發展處,作為技術支持,第一年免費無償的提供竹蓀菌種,但要求江口鎮第一年的竹蓀種植麵積不能低於一千畝。
至於其他的,就需要江口鎮自行解決了。
按照省廳和農科院這邊的數據。省去了菌種的費用之後。剩下的就是底料成本的投入了。平均下來,每畝的投入成本在3000元左右。
這個其實是不貴的,如果菌種要錢的話,按照現在一袋菌包10元計算,一畝地光是菌包的投入就是一萬到兩萬元。
回到鎮上後,林浩雲就把張登高交流過來,一番商議後,林浩雲開口道:“張鎮,一千畝看起來不多,可實際也不是小數目了。即便按照3000元一畝的成本,這就是300萬了!這筆錢肯定是要由農戶來投入的。這個具體的推廣,你看怎麼安排合適?”
張登高想了想道:“我覺得還是讓四個村都參與進來,每個村也就分配250畝,這樣以來,金額就隻有75萬了。如果再按照每個村100戶村民參與種植項目,實際到了每家就隻有7500塊錢。雖然不少,但也不算太多。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林浩雲一合計,覺得張登高這個辦法不錯。
以前他在醫院工作,包括後麵在部裡麵工作,都沒有考慮這些事情。沒錢就往上麵要,可真正到了基層,林浩雲才明白,為什麼有些鄉鎮領導被罵了。類似竹蓀種植這種,如果沒有成效,那真的是勞民傷財的事情。
隨即,鎮政府一個電話過去,直接就把新竹山、九賢橋、七裡鋪、陳家橋等四個村的村兩委班子都叫到了鎮上。
林浩雲、張登高親自出席了這次會議。
看著會議室裡麵的這些村乾部,剛剛還談笑風生,可隨著自己進門就立刻都坐直了身體的樣子。
林浩雲也是頗為滿意。
坐下來後,跟張登高對視了一眼,道:“這次特意把你們四個村的書記,村主任都請過來,主要是之前省農科院的檢測有結果了。從檢測報告來看,四個村都是非常適合發展竹蓀產業的。我跟張鎮長也商量了一下,四個村,按照每一個村,平均250畝的規模,先進行第一年的嘗試。磨礪磨礪技術。探一探具體的銷路情況,如果效果不錯。明年開始就進行大規模的種植。”
張登高也補充道:“不是強行攤派啊,就看各個村的想法,有什麼問題,你們也可以提出來,有什麼不明白的,現在就可以問。”
“書記,我想問一下,這個投入怎麼算?是鎮上補貼嗎?”九賢橋的村支書黃愛軍立刻就詢問起來。
“哈哈,老黃你想什麼呢?鎮上補貼?那還要你村裡來乾什麼?直接攤派不就行了嗎?”
新竹山村的劉誌海也開口道:“書記,這個技術怎麼培訓?需要額外繳納費用嗎?”
“書記,銷路怎麼辦?是我們自己來找銷路嗎?”
“書記,這個250畝的種植麵積,是全村集體按照村裡的戶數平均攤派下去,還是按照自願領取為原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