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夠飄的。”
陛下聽了,歡歡喜喜,打個響指。
“o。”
“你還學英語了?”
“學了幾句簡單的,現在京城這麼多老外,指不定哪天人家來問個路啥的。”
“對,事關國體。”
這會兒的外國遊客還真不少,光1978年一年,就有10萬多外國遊客到中國遊玩。
“你英語咋樣?”妹子好奇。
“還湊合,勉強能看懂外國書籍。”
“那挺厲害啊。”陛下眸中崇拜之色令人傾倒。
“教教我唄。”
“教你幾句簡單用語,我自個兒編的詞兒。”
“你說。”
“點頭e搖頭o。
od開始ooo!”
......
這會兒王府井百貨大樓有一牛人,叫張秉貴,是個售貨員,今年剛被授予全國勞模稱號。
在他手裡,售貨是門藝術,被譽為“燕京第九景”,他坐公共汽車有人讓座,他去洗澡有人搓背,冰心親自去采訪他,回去寫了報告文學《頌“一團火”》,他癌症住院,國家領導來探望,他去世後,c雲同誌為他題詞:“一團火”精神光耀神州!
王府井至今仍有他的半身銅像,還設了張秉貴同誌紀念館。
有國際友人感慨說:“在國外隻有名聲好的政治家和紅得發紫的影視明星才能遇到,而中國的一名普通售貨員能享此殊榮,真了不起!”
其實,隻要社會風氣昂揚向上,每個打工人都有自尊,誰特麼沒事拿袋咖啡粉往人臉上招呼。
江弦和朱琳倆人被裹挾在擁擠的人潮裡,往張秉貴賣糖果的櫃台挪動而去。
張秉貴有一本事叫“一抓準”,一把就能抓準分量,還有個本事叫“一口清”,算賬賊快,稱著糖就能算出價錢。
聽說他那櫃台常能被來買糖的人給擠塌了。
江弦前麵兒是一坐輪椅的老太太,張著嘴半天沒給張先生說話。
張秉貴馬上意會,用簡單的手語和老太太交流起來。
......
倆人買了五兩高梁飴、大蝦酥,又上街邊兒稱了點水果。
朱琳掏出手絹,把錢給付了。
“我這邊兒的人我出錢。”
江弦不和她搶,拎著網兜袋,沒走幾步。
“靈感【水果】進度+1,目前進度(1/100)”
這麼突兀嗎?
“江弦?”
“來了。”
拎著東西,上朱琳宿舍拜訪一圈,引起了小範圍的轟動。
“你倆怎麼好上的?”
“天啊,我是你的讀者!”
“這是喜糖?”
江弦沒多留,怕耽誤人家下午的工作。
告辭回到人文社,開始修改10月要刊發的《芙蓉鎮》第二期稿子。
花了幾天改好,也到了書市的日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