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隻是收稅了,這二十萬錢的流通,百分之五的稅率,那就是一萬錢的稅,而且還有三萬錢的新幣投進去,這可就不是一萬的稅那麼簡單了。
劉徹看桑弘羊半天說不到重點,上去就問:“我這三萬錢如果不是足斤足兩的三萬錢呢?”
霍海笑了:“市場擺在這裡,需要更多的錢流通,這個時候,錢足不足斤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維持著錢的繼續流通。”
劉徹:“那一開始我為什麼要給挖礦工人多點工資?我直接發新錢,直接收稅不就完了嗎?”
事實上,劉徹和桑弘羊,就是這麼計劃的!
他們本來翻年開始,就要執行商稅車船稅,執行五銖錢!
而且劉徹的方案是,民間十個三銖錢換一個官方五銖錢,而官方一個五銖錢換一個民間十銖錢。
這個銖可是重量單位。
也就是說,劉徹準備規定民間三十兩銀子換官方五兩銀子,官方五兩銀子換民間十兩銀子。
看到這個政策,懂經濟的肯定要說:“這能執行個屁。”
這懂不懂經濟不好說,但肯定不懂法律。
劉徹會在推出五銖錢時推出新法律,私藏私幣犯罪,舉報者得被舉報者家產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不交稅犯罪,舉報者得被舉報者家產的一半。
經濟算個球,經濟哪是人性的對手。
劉徹不懂經濟,但懂人性啊。
那家夥法律一出來,直接收割所有百姓,光是這個舉措,無中生有數千億錢!當然了是平攤到幾十年的長度裡搜刮的,不是一年就搜刮了這麼多。
劉徹剛開始一直在想,霍海的策略和自己的策略,似乎目的是一樣的。
但是,中間哪裡好像有點不一樣。
但是劉徹沒想通。
換個人隻是淺顯的看過經濟學著作,可能也不知道兩者之間的區彆。
但這個問題的答案對霍海來說特彆簡單:“陛下你沒搞錯吧。”
“你降低百姓收入,然後加重稅,然後印錢造幣,這不是搜刮市場麼,從百姓口袋裡打劫。”
“可如果你增加百姓收入,減輕賦稅,促進商業繁榮度,提高交易的頻率從而提高稅收,這個時候再印錢造幣,是順應市場需要。”
劉徹歪頭,攤手:“有區彆?”
霍海:“這麼說吧,如果百姓錢多了,商戶和手工業者還有農夫,都知道現在大家有錢,隻要自己夠努力,也就能賺到更多錢,自己也能變有錢。”
“於是,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會提高,就會生產出更多的產品。”
“如果之前的狀態是市場上有一百件商品,那麼他們積極性提高後,市場上會有五百件一千件,兩千件商品。”
“這個時候,陛下你投入新錢進去,購買商品,也是在完成正常交易,幫助生產者變富有。”
“如此循環下去,無論是國家還是百姓都會越來越富裕。”
劉徹抓住了其中的關鍵:“你是說,如果是正常交易正常收稅,會有更多商品……”
霍海:“陛下,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你們以為錢是財富?以為搜刮錢算搜刮財富?!不是的,錢是用來交易的工具,不用錢交易用貝殼交易用絹布交易也一樣,錢隻是一個媒介而已。”
“產品才是財富!”
“要讓錢花不光,不是要搜刮百姓的錢,而是要刺激百姓去生產產品,讓產品數量暴漲,產品數量對應的就是財富數量!”
“就好像那煤礦,它在山上就是石頭而已,要有人去把它挖出來,製作成水洗煤、無煙煤、煤球,才是產品,而那些工人拿高工資了?不是啊,他們在創造財富,給他們的工資是刺激他們生產產品的熱情啊。”
霍海把手中的泥胚放在了田埂上,對眼前的花瓶泥胚很滿意。
劉徹一邊思考一邊給大棗,誇獎道:“你這尿壺做的不錯。”
“桑弘羊,我們再去合計一下。”
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