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漠早在之前係統送來直升機的時候,就已經想過直升機打農藥撒化肥的事情了。
那時候他就思考過,秦家村現在隻有一百多畝地,原因不是秦家村其他土地不適合耕作,而是因為勞動力不夠啊。
他買來這支自動化車隊,就是要借助科技提升生產力。
有了生產力,秦家村上千畝的耕地就都可以利用起來了!
“要是能把秦家村所有荒廢的土地都利用起來,那供養這一個車隊的油費自然是卓卓有餘的,至於司機方麵,這次大家沒有機會學習,日後秦家村的人自己學習駕駛就又可以省下來一筆錢。”
排除買這些收割機、車輛的一次性投入之外,秦家村的總耕地麵積是完全足以覆蓋司機的人工、油費的。
“到時候有了生產力,有了規劃,我們秦家村就不用像以前那樣青黃不接了。”
秦家村現在的貧困村。
老頭老太太們大部分都是靠領補貼過活的,雖然這是國家的幫扶政策,拿這些錢也沒什麼丟臉的,可要是有機會,秦家村的人自然願意自力更新。
說一千道一萬,秦家村都是農村,這農村連地都種不好算什麼樣子?
秦漠描繪的重新開荒,將耕地全部利用起來的場麵,顯然比建一條商業街賺錢更符合老頭老太太們樸素的農民思維。
見眾人不再阻止,秦漠也抓住機會,大手一揮就示意自動化車隊開往田邊。
此時,三爺秦懷義正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努力著。
他扛不住大中午的太陽,特地等到接近傍晚的時間才來收割。
夕陽斜下,傾瀉在廣袤無垠的稻田上,將金黃色的稻穗鍍上了一層溫暖的橙紅,這三爺一個人戴著一頂草帽,顯得很是弱小。
“哎喲我這老骨頭,富國不是說馬上組織人來幫忙嗎?不先來我這八旬老頭的地,這是跑哪裡去了?”
秦懷義平日也算硬朗的,身體也沒什麼大毛病。
可這彎著腰割半小時水稻,一身衣服早已經汗透了。
秦懷義不得不站在田埂上休息片刻,手裡還握著那把陪伴了他幾十年的鐮刀。
就在這時,一陣轟鳴聲傳來,秦懷義轉頭看去,突然被遠處緩緩駛來的一隊龐然大物所吸引!
那正是秦漠購入的那支由現代化農業機械組成的自動化車隊!
車隊在陽光下閃耀著金屬的光澤,隨著車隊逐漸靠近,轟隆隆的引擎聲打破了田野的寧靜。
“這是哪來的車隊?”
秦懷義眼中閃過一絲疑惑,繼而是難以置信的驚訝。
隻見一台台聯合收割機二話不說就已經騎上了他的水稻田,如同巨大的鋼鐵巨獸,張開它們那布滿鋒利鋸齒的“巨口”,輕而易舉地吞噬著一片片稻田。
吃進去的稻穀很快再次出現,如雨點般從機器的尾部傾瀉而出,直接落入緊隨其後的運糧車中,整個過程行雲流水,高效而有序。
“臥槽!”
秦懷義知道機械的力量,以前他也有一台手推的收割機,可那玩意怎麼和秦漠上百萬買來的聯合收割機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