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曆史上有名的富商巨賈,不光有富可敵國的財富,往往還有十分值得人尊敬的高貴品格。
比如說與西施一起泛舟西去的陶朱公範蠡,比如孔子著名的弟子子貢,比如富商沈萬三,都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典範。
如果把他們與貪婪無度的羅斯柴爾德、默多克、索羅斯這些西方資本大鱷做一做比較,我們的這些商人簡直如同聖人。
即便是巴結權貴、毀譽參半的紅頂商人胡雪岩,也創辦了一個胡慶餘堂國藥號。
以“戒欺”和“真不二價”為經營理念,不惜賠本賺吆喝為家鄉父老謀福利。
甚至直到身死,胡雪岩也沒動過一次念頭,要把這個具有一定社會公益性,時常需要真金白銀貼補的買賣停了,挪借資金堵彆處的窟窿。
所以毋庸置疑,隻有這樣的慈悲和善心才是真的。
絕非那些虛偽的西方大亨,隻是為了合理避稅或搞家族基金,才去沽名釣譽做的假慈善可比。
或許當代有些人,會認為我們的傳統商業理念已經過時了。
或許他們覺得現代社會裡,隻有西方的資本碾壓,追求商業壟斷那一套才具有實用性。
否則,就沒法解釋我們的工商業為什麼會在清末民初日漸式微。
但這恰恰錯了,大錯特錯!
因為這種觀念把工商業混為一談了。
我們其實是輸在了工業技術上,而不是輸在了商業經營上。
工業是生產基礎,商業是流通環節。
工業技術需要冷靜的思考和理智的頭腦。
商業繁榮卻要以人為本,注重感受,激發情感。
這就像一個扁擔挑著兩個筐,貨物的種類不同,卻又相輔相成,缺了哪一個都不行。
不用說,如果扁擔隻有一頭沉的話,是永遠都沒辦法邁步前進的。
所以說,我們祖祖輩輩,相信且奉行的這些道理,其實並不是虛頭巴腦的空話。
隻是缺少使之展現威力,發揮長處的必要條件罷了。
至少就拿今天寧衛民和“張大勺”談租房的事兒來說。
彆看開局雙方有點齟齬,但最後之所以會得到一個皆大歡喜,相當圓滿的結果,不就是因為這個嘛。
要是按照西方那“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一套來,就徹底“褶子”了。
彆說握手言歡,合作愉快了。
弄不好能大吵一架,成為誰都不痛快,白耽誤工夫還惹閒氣的雙輸局麵。
當然,隨後也就更不會發生,“張大勺”死乞白賴要讓寧衛民三十塊,隻肯收四百二月租的義氣之舉。
寧衛民他們幾個,也就更不會有這個口福。
不會成為近十年來,除了廠領導之外,為數不多的,能有幸親口品嘗到“張大勺”高超廚藝的幸運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