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收藏界那位儘人皆知的馬老師曾經在做節目的時候這樣說過。
“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重新活過一次的話,那麼肯定都是人生贏家。”
他的意思,其實是說曆史的特殊性曾經造成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曆史大底。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確實有很多東西,其價值是被長期低估的。
那麼如果有誰可以從新活一次的話,隻需要適時買點那些被低估的東西,就很容易變成大富翁,過一輩子不用再為錢發愁的舒坦日子。
這番話說得沒錯,但也不全對。
確實,靈魂穿越到八十年代的寧衛民,首先就感覺到這個年代真是處處都是漏兒。
而且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漏兒。
彆的先甭說,光買入生肖郵票這一項,就夠他實現財務自由的了。
要再算上被他納入囊中的那些近代字畫,那已經足夠讓他三十年之後登上福布斯,問鼎“世界首富”寶座的了。
這還不包括他隨後繼續買入的印石、瓷器,還有那些諸多雜項的玩意呢。
如果再考慮到到隨後而來的金融地產、網絡科技時代所帶來的數之不儘的獲利機會……
這就是當年解決鄰裡隔閡的最佳契機。
像1980年10月1日,扇兒胡同的2號院,邊家辦的這場婚禮就是如此。
作為鄰居,羅家、米家和康術德、寧衛民不但都送了禮。
而且是打從國慶節前頭幾天,便幫著邊家張羅忙乎起來了。
大家是各展其能啊。
比如說羅家,剛得的大孫子可還沒出月科呢。
這年頭產假又少,按規定最多才給產婦十五天。
本身這一家子為了這大孫子和大兒媳婦的身子骨兒忙得不亦樂乎。
可考慮到邊家親戚少,邊大媽的為難處。
羅家大兒媳婦還是痛快應承下來,替邊家當這個“娶親太太”。
區裡糕點廠上班的羅師傅更是帶著大兒子一起動手,借用廠裡的烘爐,烤製出了五十斤“龍鳳喜餅”。
作為賀禮送給邊家。
這可給邊家全家喜壞了,因為既添了喜興,也實用啊。
作為回禮饋贈親友再合適不過了。
邊大爺受了禮物直說,“哎喲,真是辛苦您嘍。這可是市麵上已經找不著的東西了,沒想到孩子能有這個福氣。有您這正明齋的手藝給戳著,那不但體麵、提氣、喜興,也是京城獨一份啊。承您的盛情,我替倆孩子多謝您了。”
羅師傅則哈哈一笑,“您彆跟我客氣啊。不說咱們這麼多年了,應當應份。就按老話說,貨賣識家。這年頭,也就您還看得上我點手藝啦。您茲要滿意,我做著著就高興。說實話,老不做這東西了,也是難得過回癮哪。”
米家也一樣,米嬸兒不但幫著邊大媽給邊建軍兩口子縫了四鋪四蓋。
還利用副食店上班的優勢,幫著邊家用最實惠的價錢張羅了一係列的雞鴨魚肉米麵糖油。
光豬肉就給弄了半扇子來,暫時這些東西還都能存在副食店的冰庫裡,那才真是省了大事兒呢。
而寧衛民也做了一個小小的犧牲,把自家的小廚房騰了出來。
他和康術德這兩天就不動火了,這房就專門給邊家專門存放瓜果蔬菜各類雜物了。
開席那天,這小房也可當做專門沏茶倒水的茶房攤兒來用。
至於至關重要的廚師,則是康術德出麵請的老朋友,在門框胡同的“瑞賓樓”乾了多半輩子的劉師傅。
這位劉師傅今年已經六十五歲了,不但已經退休,而且派頭可真不小。
結婚前一天,劉師傅帶著倆徒弟來做準備工作,老京城人管這叫“落定”。
他那倆徒弟都是三四十歲的人了,一個挑著兩個木箱子,另一個背著個大包袱。
老頭兒前麵大搖大擺走了,倆徒弟老實頭一樣,亦步亦趨後頭跟著。
到了這兒,打開這些東西再一看。
箱子裡麵不但裝著做飯用的鍋,還有碗、盤、勺等餐具,全都是一整套一整套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