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廣場協定_國潮1980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國潮1980 > 第八百七十三章 廣場協定

第八百七十三章 廣場協定(1 / 2)

日本的經濟奇跡之所以會被稱為奇跡。

其實不僅是因為日本崛起的時間周期很短,也因為日本戰後恢複的底子實在太差了。

二戰之後,日本本國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工廠和基礎設施被毀,國內的情緒非常低落。

而且還因為戰爭的極度消耗,欠下了巨額的債務,甚至就連國家也被美國駐軍接管了。

原本這樣的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戰敗國,想要重新站立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能苟延殘喘活下去已經不易了,彆說一躍成為發達國家了。

可由於擔心小鬼子窮途末路下被紅色戰線拉過去,彆看美國才剛用原子彈炸過日本,卻非常c的幫日本進行各種恢複。

包括寫憲法、土地法改革、勞動改革、教育改革等等一頓改革。

美國以極快的速度幫助日本完成了經濟重組。

緊接著,又是三年的朝鮮戰爭,美國這邊產生了大量的軍需物資需求,而且還需要就近采買。

對日本來說當然是好事天降,這一下就把日本從之前的內需不足中給擺脫出來了。

所以戰後的日本儘管一塌糊塗,但在美國的幫助下迅速爬出泥潭。

而且兩個原本打生打死的仇人,才經過十年,竟然愛得死去活來了。

瞧瞧,這隻能說,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啊。

接下來呢,日本經濟體製基本上算是重啟了。

而且整體的人口素質也非常高,同時那時候日本物價非常低。

這也就等於說,日本有一大批非常聰明的廉價勞動力,再加上趕上當時經濟全球化的浪潮。

哪怕在朝鮮戰爭結束,日本也依然可以繼續享受到出口貿易的好處。

日本人於是確認了“貿易立國”方針,先是把紡織品和玩具賣到歐美去。

然後靠賺來的外彙和技術積累進行產業升級,又開始大煉鋼鐵,搞機床、電子產品和汽車製造。

整個六十年代,日本的經濟都處於飛速發展期,並且長期把dp增速維持在百分之十以上的。

到1973年,日本的人均dp已經從戰後不足三千美元,翻了十幾倍,追到美國的三分之二了。

這麼持續性的高速增長,幾乎驚掉了讓當時全世界的經濟學家的下巴,令整個世界都為之矚目。

儘管時間進入七十年代,日本因為年兩次石油危機來了兩次急刹車。

油價暴漲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在短期內帶給了日本需求減少,消費降低,需求下滑的切膚之痛,以至於日本的dp增速一下降低到百分之四。

但與此同時,兩次石油危機也是日本經濟結構轉型,產品打入國際市場的絕佳契機。

因為如果沒有中東局勢突變,導致石油價格高漲。

被歐美人士稱為“老鼠玩具”的日本汽車,是根本不可能改變歐美人士喜歡大排量汽車的審美,憑借節能省油打開歐美市場的。

日本公司也不會因為生產成本激增,在公司管理上下功夫,全方位優化資源,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現代企業管理經驗。

事實上,危機危機,危難中也蘊藏著機會。

1960年的豐田汽車,年產量隻有十五萬,但到了1980年,驟升為三百三十萬輛。

日本其他一眾品牌,索尼、東芝、鬆下、三菱,也全都成了當時全世界消費者家裡的常客。

這個時期,有一大批日本公司憑著物美價廉走出了國門,都成為了跨國性質的巨頭公司。

總結來說,日本因為成功轉危為機,這才使得經濟模式由粗放式的生產導向型轉為了技術導向型。

讓日本從一個農業經濟型國家變身成為工業現代化國家,完成了非常神奇的舉國大躍遷的。

七十年代末,當傅高義所著的《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一書出版,當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見到“djp”時。

世界終於為日本的奇跡所驚歎,普遍認為“今後將是日本的時代”。

為此,全世界都開始出現“應該向日本企業學習”的觀點。

無論“豐田管理學”,還是“鬆下幸之助”,都成了各國商界最熱衷研究的課題。

本來隻是小語種的日語也變得炙手可熱起來,希望能在日本公司就職的外籍人士越來越多。

就連身在海外的日本留學生對前途的規劃,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他們不再熱衷與其他種族的國家交流,學業結束後往往也會選擇回到國內。

這是因為他們都清楚,身邊隻有本國同學才會成為今後的人脈資源。

如果他們回到日本,收入將遠比留在海外要多得多。

這一切,讓日本人感到戰後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某種權威認可,極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就在日本成功崛起,日本國民帶著亢奮和激動,攜手走進八十年代的時候。

曾經大力扶植日本的美國卻反向而行,恰恰深陷經濟衰退的困境之中。

七十年代,美國先是單方麵宣布和黃金脫鉤,脫離布雷頓森林體係。

接著兩次石油危機又讓美國陷入了高通脹,一度高達百分之十四。

同時,美國國內經濟停滯,陷入了非常嚴重的滯漲。

美國人的思維和日本人不一樣,他們目光總是瞄準金融,習慣依靠純粹的金融手段來解決問題的。

新上任的央行行長保羅沃克大刀一揮,非常激進的決定加息來抑製通脹。

1981年,直接把聯邦利率乾到百分之二十。

通脹確實是抑製住了,但副作用也非常的明顯。

激進的措施抑製了美國的經濟,甚至陷入衰退。

另外,貨幣升值也產生了巨大的股市泡沫。

同時,由於美元升值,導致美國出口嚴重受創,出現了巨大的貿易逆差。

偏偏這個時候,趁著美元飆升,當時日本多個拳頭產品對於美國一頓狠捶猛打,迅速占領美國市場,還讓美國本土企業叫苦不迭。

正所謂,看你賺錢比我自己虧錢還難受,何況兩者並存?

於是乎,轉眼之間,美日這兩個國家關係又不好了。

原本和睦的大哥和小老弟一下子就鬨到了要撕破臉的地步。

美國汽車工人率先當眾砸了日本汽車,類似“日本滾出美國”的口號和新聞開始鋪天蓋地在全美蔓延,一發不可收拾。

“反日”情緒,很快就從汽車行業延伸到日本的電子遊戲,日本的數控機床,日本的挖掘機,日本的錄音機,還有日本的摩托車,幾乎所有的日本產品都引發了美國工人的抗議。

“反日”成了八十年代初期階段的美國主流意識,是美國的政治正確。

美國的參議院和眾議院,接連不斷有人提出製裁日本的貿易法案,報複法案。

為了獲取選票,當時美國的一些政客甚至公開發表嚴重的帶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言論。

“日本的經濟奇跡怎麼來的?還不是我們美國人創造的。離開了美國,日本的奇跡就是個屁……”

“從二戰到現在,美國人在太平洋上流血犧牲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讓黃皮猴子騎在我們頭上?早知道這樣,當初就該把日本交給俄國人,讓俄國人去奴役他們……”

“現在這些黃皮猴子假裝和我們友好,背地裡卻偷我們的錢,偷我們的技術,讓我們的工人失業和無家可歸。那些現在還在幫日本人說情的議員,就是不折不扣的美奸……”

甚至就連全美知名大學的經濟專家,諾貝爾獎得主們,也出於能蹭蹭熱度的心理,顯示出社會責任感,紛紛加入到“反日”隊伍中來。

他們從自己擅長的經濟學角度分析日本對於美國展開的“經濟侵略”。

為此,美國民眾們集體激憤,振臂高呼,詢問政府,“到底是誰贏了二戰?”

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當然是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迫於各個方麵的壓力,很快就把日本定為“不公正貿易國”,並且與之開啟了貿易戰。

美國采取的措施是一刀切。

直接限製每年進口日本車的數量,同時對日本的電子產品加收了高達百分之百的關稅。

但實際上這些舉措卻不太管用,日本產品的性價比依然高於美國貨。

所以很快美國人又想到了第二招——要讓美元貶值。

美國人自信本國產品其實不比日本製造的差。

他們把美國商品之所以競爭不過日本商品原因,全歸結在日本金融市場不夠開放,日本政府人為操控彙率上了。

根本上是日元不值錢,才讓日本商品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

美國因此認為,隻要日元升值,美元貶值,美國商品就不會敗。

就這樣,中間經過多次秘密會晤,1985年9月22號,一件震驚全世界的大事件在世界各大媒體的聚光燈下發生了。



最新小说: 被校花分手後,我直接武道通神 開局投資百萬天驕,我靠返利成大帝! 辭職後我成了首富真千金 詭三國 位麵小飯館[美食] 晚明海梟 高塔之上 醫路坦途 萬古天帝 大唐:質子十年,率百萬大軍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