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並非物理層麵的阻塞。
而是需要蘊含某種特殊氣息的物質來代替虛空的界壁,從而阻隔太宇和地脈之間的物質交換。
寧洛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至少最與之相近的概念,大抵是混沌。
這樣其實並非長久之計。
補全界壁自非女媧補天,縱使能夠延緩太宇的傾軋,但天地和太宇之間的平衡也已然打破。
想要徹底免除後患
恐怕隻能依靠更高維度的力量。
“水泡中空的太宇之中”
“肯定存在著某種力量,或者.法則。”
太初論道是公認的飛升正途,那麼為何沒有第一時間飛升太宇,而是要先前往水泡中的空洞?
那裡顯然有著些什麼。
可能並不是什麼特彆明確的事物,比如先天道意的結晶,或者天地的核心,這種東西理應並不存在。
否則黑潮早就已經下手。
但那空洞必然存在著特殊的意義。
或許是一方為飛升者特意留存的領域。
能夠
能夠將道果寄宿其中,安全地接受太宇的洗禮?
“九成九是這樣的。”
甚至說是無限接近於百分百也毫不為過。
理由很簡單,因為寧洛分明見過疏影界修者嘗試以力證道的場麵。
即便他們最終未能成功,但肉軀的短暫超脫也帶給了他們非凡的洗禮。
那便說明,當修士破開界壁,超脫太宇之後,定然能夠有所獲益。
然而太宇之中危機四伏。
不說那道貫穿無垠星河的目光,就說太宇中浮遊的黑潮殘渣,對修者的道果而言也顯然是不小的威脅。
但如果可以先在空洞中修行一段時間,也就能度過最危險的時期。
這是天地留給“正道”的餘裕。
而且在太宇空洞之中,也能借此參悟太宇的法理,各種意義上都是對太初論道飛升者的福利。
“但是走這條路的也會更多吧。”
“畢竟隻需要考慮提升道途。”
寧洛緩緩睜開雙眼。
天地乾坤,證道飛升.
超憶帶來的見識與靈感實在太過豐厚,以至於讓寧洛甚至有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大人,時代變了。
不過,倒也不至於。
畢竟寧洛縱觀這些超憶的記錄,證道飛升的案例屈指可數。
其中大都是半步飛升,沒能真正完成超脫。
而且最後.
也都是以失敗告終。
畢竟這是黑紀念幣。
隻能說是幸存者偏差,畢竟這裡都是失敗的案例,所以飛升未成也理所應當。
如果真的成功證道飛升,那他們的超憶也不會呆在這片區域。
但總之,這次屬實收獲頗豐。
隻是那些理論都有待驗證。
以力證道,太初論道,太宇黑洞,以及.那片界壁之中的空洞。
那裡甚至可以寄宿道果!
“這麼看來,望星界並非沒有破局之法。”
“地脈與現世融合”
“想要逆轉的話,恐怕隻有完全解析天地內理,才有可能做到。”
眼界拓寬之後,寧洛的視野也更為開闊。
分離地脈與現世,其實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隻要通曉望星界的先天道意,並能夠完成解構,甚至將之剖離.
與此同時,再兼具飛升者的手段,便有希望可以逐步將二者撕扯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