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說出了這個問題,馮勝卻說道:“要想找到可以預測天象奇人對於彆人來說很難,但對於殿下來說卻很簡單!”
朱雄英一愣,隨即反應過來,笑道:“這個事孤來辦,老國公繼續說!”
馮勝點頭,繼續說道:“當年聖上能打贏那場水戰,除了采用火攻之計外,還依靠強大的火器,而我們大明已開國二十餘年,火器,戰艦更是遠勝倭寇,風起點火,揚帆衝鋒,配以強大的洪武銃,洪武雷,洪武大炮定能克敵製勝,全殲海上倭寇!”
朱雄英聽後點點頭,若有所思,馮勝接著說道:“臣之言與紙上談兵沒有區彆,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兵法計謀也要隨之變動,具體如何作戰,臣實在不好說!”
說罷,立馬站起身來,拱手道:“臣雖年邁,願追隨殿下出戰倭國,揚我大明國威!”
“臣也願追隨殿下征戰倭國,揚我大明國威!”傅友德同樣站了起來。
“臣也願往!”
“呼啦”一聲,五位大都督同時站了起來,紛紛請戰。
好家夥,原來都在這等著呢!
朱雄英見狀撓了撓頭,他不想駁了這些人的麵子,特彆是那些老臣,於是悄悄用手扯了一下老爺子的衣袖。
老爺子秒懂,立馬吼道:“乾啥,乾啥,都想乾啥,現在商討的是作戰計劃,不是出征人選,馮勝,你他娘的走路都拄拐了,還去湊什麼熱鬨,還有傅友德,你兒子就在蕩倭衛,替你們傅家出戰,你也不用去了!”
“兩位駙馬也坐下,這要有個三長兩短的,咱閨女咋辦!”
“都坐下!”
所有人都不敢再說什麼,一個個悶悶不樂的坐了下來。
朱雄英立馬站出來說道:“諸位莫急,出征人選回頭再商議,咱們繼續!”
說罷,指著軍事地圖上的倭國,說道:“眾所周知,倭國早已分裂了南朝和北朝,但據傳來的情報說,北邊的足利義滿早有統一倭國之心,多年以來不斷與南朝交涉,但都沒有達成協議,此次大明遠征倭國陰差陽錯的讓倭國的南北朝聯合起來了!”
“看來倭國也熟讀我們漢人的兵法,竟然也曉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傅友德笑了笑。
“對!”
朱雄英繼續說道:“所以這次遠征絕對不能有輕敵之心,這幾百年倭國可是偷走我們不少好東西,這個足利義滿也不是一般人!”
說到此處,徐允恭忍不住問道:“殿下,臣有些不太明白,現在倭國究竟是誰說的算?”
“是這個北邊的足利義滿還是南邊的懷良親王?”
“應該是這個足利義滿!”
朱雄英對倭國的曆史也不是很明白,隻知曉現在的倭國處於室町時代,所有的了解還是根據傳來的情報得知。
但情報也隻是說個大概,一切都是朱雄英的推斷。
“這次倭國南北聯合是這個足利義滿的主意,南邊的已經呈弱勢,他們的後龜山天皇勢力弱小,沒有選擇的權力,隻能聽北朝的調遣,北邊的足利義滿一家獨大,幾乎架空了他們的後小鬆天皇!”
“如果說後小鬆天皇是漢獻帝,那足利義滿就是曹操,董卓,所謂的天皇和傀儡沒有多大區彆!”
北朝勢大,南朝的後龜山天皇已經把象征權力和正統的三神器,天叢雲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交給北朝的後小鬆天皇。
如今的倭國雖然還沒有結束南北朝,但和統一也沒多大區彆了,南朝隻有聽話的份。
說罷,朱雄英指著地圖上的倭國說道:“此次遠征,是先攻打勢力弱小的南朝,還是攻打強大的北朝?”
話音剛落,李景隆再次站起來,說道:“臣認為應該先攻打勢力弱小的南朝!”
朱雄英看他一眼,說道:“說說!”
李景隆有模有樣的說道:“首先南朝勢力弱小容易攻破,其次,南朝距離我們大明的蘇州府,鬆江府,乃至寧波最近,從這幾個地方出兵也最為方便!”
“殿下請看!”
李景隆指著倭國南邊的九州地區說道:“隻要我們拿下倭國的九州地區,才能站穩腳跟,之後從大明源源不斷的輸送兵馬以及各種糧草輜重,待時機成熟,殿下可揮兵北進,剿滅整個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