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藩王利弊_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_思兔閱讀 

第95章 藩王利弊(2 / 2)

“放心吧,太子爺,小洪武也挺狠的……”

說到此處,朱雄英突然問道:“爹,如果你當個皇帝,等皇爺爺不在了,你會不會削藩?”

朱標被問的一愣,並沒有回答,而是以一個你懂得的眼神,反問道:“你覺得呢?”

朱雄英會心一笑,說道:“其實我主要想問的是,該怎麼處理各藩王?”

以朱標腹黑的性格和不次於老爺子的手段,如果他當了皇帝大概率也會削藩的,無非就是用硬刀子和軟鞭子的區彆而已。

削藩沒有錯,畢竟作為君王,誰都不放心一群手握兵權的兄弟或者叔叔在邊關。

抵禦外敵,守衛國門自然是好事,但要是打著清君側,誅奸臣,起兵靖難旗號造反的藩王也不在少數。

“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朱標神情嚴肅的說道:“雄英啊,你記住,你是君,藩王隻是臣,你不忍心讓他們在宗人府哭,將來跪在太廟哭的就是你!”

“記住爹告訴你的,隻要你皇爺爺有一天不在了,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為那些無罪被殺的開國功臣平反,並厚待他們的後人,而這第二件事就要考慮如何去拿回藩王的兵權!”

朱雄英明白老爹的意思,收買人心加鞏固皇權。

而且朱標這話說的也很明確,如果他當了皇帝,他也會削藩的,畢竟這些藩王也姓朱,老爺子在皇明祖訓也規定了,若是日後朝中出奸臣,各地藩王儘可起兵靖難,勤王除奸。

這個奸臣可以是任何人,誰和藩王作對誰就是奸臣,滿朝文武皆是“晁錯”。

“不過啊,說到底這些藩王都是你的叔叔,拿回兵權就不要再為難他們了!”

朱標叮囑道:“削藩之事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千萬不能急,要以大明安危,北方防務為重!”

“記住了!”

朱雄英連連點頭,朱標說的他都明白。

當初逃往漠北的北元殘餘勢力已經被藍玉在捕魚兒海打殘了,之後內部開始爭權奪利,不斷地互相廝殺,不然後來朱棣起兵靖難,北方可就危險了。

老爺子多精明的人,他會不知道藩王對於王朝的弊端?

他知道,正是因為什麼都明白,才決定設置藩王製度。

用藩王牽製勳貴,用勳貴牽製文官,再用文官監察藩王,隻有這樣皇權才能穩固,但前提是,皇帝要能鎮住所有勢力。

老爺子也擔心藩王會作亂,但藩王至少比外人要靠譜,如果換成藍玉去常年鎮守邊關,恐怕老爺子每天磕兩斤安眠藥都會睡不著覺。

而且當初封王的時候北方還不穩定,封王有利於統治北方。

封王製度對於王朝來說也是有好處的,秦朝沒有封王,結果始皇一死,天下大亂,關外六國迅速丟失,如果各地有藩王存在,不至於此。

還有曹丕創立的魏國,雖有藩王,但都是些沒有任何權利的虛王,司馬懿一朝得手,整個曹家,夏侯家毫無反擊之力,如同魚肉,任人宰割。

當然,分封藩王的朝代也好不到哪裡去,漢有七國之亂,要不是有周亞夫力挽狂瀾,漢景帝危矣!

晉有八王之亂,皇族內鬥,相互攻伐,導致五胡亂華,北方淪陷。

分封藩王,有利也有弊,消除藩王勢力也是曆史的大勢所趨。

老爺子考慮的無非就是朱家的統治,不管藩王如何作亂,這天下到頭來還是朱家的天下,皇帝也是朱家人。

但朱標可不這麼想,這皇帝就算我不當,那也要給我兒子,皇位隻能傳給嫡長東宮一脈,什麼都是一家人,你們這些藩王說到底都是分家單過的外人。

隻有我們東宮的皇子皇孫和老爺子才是一家人。


最新小说: 張九陽 揀個神爐無敵 重生:開局遇到高冷校花武館按摩 永夜星冕之領主法典 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 穿越紫徽大陸 一把斬魄刀,我即是忍界天災! 大唐:開局邀請李二一起造反 我靠毛茸茸緝凶,帶飛祖國被收編 穿成七零病西施,痞帥硬漢抱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