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話,朱雄英一下子為難住了,這位二叔是什麼秉性,他心裡一清二楚,這麼多年就沒讓老爺子省過心。
當年長興侯耿炳文擔任秦王府武將之時,因為向朝廷揭發秦王不法事,差點都被暴怒的秦王殺了。
思來想去,朱雄英讓人立馬取來空白奏本,提筆在上麵寫下幾句話交給朱尚炳,並交代道:“把這個回頭交給二叔,他不會為難任何人!”
朱尚炳不敢再說什麼,立馬按照太孫的要求去辦了。
對於秦王妃,朱雄英能做的隻有這麼多了,一個遮風擋雨的住處,一頓飽飯,僅此而已。
至於其他的事情,和他這個皇太孫沒什麼關係,老爺子都不管,他就更沒有管的必要了。
朱雄英感慨自己,身為皇太孫,對待藩王向來都是公事公辦,唯獨對這位二叔,卻是寬容。
當年朱雄英被老爺子立為皇太孫的時候,秦王朱樉是第一個帶頭跪拜的,身上的這副寶甲已經救命兩次了。
秦王妃激動不已,她的日子終於好過了一些,哭著拜謝皇太孫。
雖說這位秦王妃無足輕重,但麵子上最起碼要過去。
王氏不像其她王妃,出身勳貴之家,她在大明沒有什麼靠山,王保保一死,沒有任何價值。
如果隻權衡利弊,這件事朱雄英實在沒有插手的必要,一旦管了很有可能得罪秦王。
但凡事也得講點道義,王氏畢竟給老朱家當了二十多年的媳婦,而且也沒犯過什麼大錯,挺本分的一個人,實在不該這樣對她。
都說皇家無情,可朱雄英不想當一個眼裡隻有利益的人,就算是皇家也該有點人情味。
其實對於此事,朱雄英管的不是秦王妃,而是朝廷的禮法,皇家的臉麵,他皇太孫的仁心。
……
秦王不在,兵馬也不在,至於封地百姓,不用看都知道什麼情況,朱雄英可不想微服私訪,出去找罵。
他這巡視一路,老朱家的祖宗可沒少遭罪,特彆是青州,大同,西安的百姓,在背後把列位皇考罵慘了,有些還是當著朱雄英麵罵的……
所以也沒必要繼續呆在西安了,秦藩是北方防線的最後一站,朱雄英打算休整一天後就正式打道回府,回去的路上會路過河南,順便去巡視周藩,最後到達鳳陽祭祖。
整個巡視藩王的任務就此完成,回京後坐等過年,準備繼位。
大殿中,朱雄英正在思考回去後該如何給老爺子交一份“出差工作彙報”。
畢竟出去半年又不是旅遊散心,老爺子肯定會問,但不能什麼都說,也不能不說,隻能挑一些該說的說,畢竟老爺子也是個要麵子的人。
其實一路之上發生的所有事情都瞞不過老爺子,這些跟著的錦衣衛都不是吃白飯的。
不過他自己知道和從皇太孫嘴裡說出來完全是兩碼事。
沒一會兒,朱尚炳走了進來,接風宴已經準備好了,請皇太孫前去吃飯。
來到地方,卻見隻有朱尚炳一個人。
“都坐吧!”
朱雄英招呼一聲,朱尚炳立馬吩咐府人上菜。
由於秦王府隻有秦世子一人,而且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實在太過單調,朱雄英便讓李景隆和常茂二人作陪。
片刻後,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被端了上來,朱雄英看了一眼桌子菜,起碼有十七八道,都快把桌子擺滿了。
“孤讓你做幾個特色菜即可,為何如此鋪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