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和的喪事由禮部負責,治喪費用也由朝廷支出。
經過禮部和內閣討論,追封湯和為東甌王,左柱國,東宮太傅,諡號襄武,入功臣廟,配享太廟,受萬年祭祀香火。
配享太廟可是臣子最高的榮譽,湯和位列太廟臣子第五位,僅次於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
信國公爵位由次子湯軏世襲,調任陝西,升任太原衛指揮使,加封後軍都督僉事。
七天後,朱雄英帶著皇後和太子親自參加湯和的葬禮,最後由李景隆率領二百孝陵衛親自護送回鄉,可謂給足了湯家麵子和榮耀。
也讓同來哭喪的功臣老將感慨不已,如果自己死後也能和湯和有一樣的待遇,那真不枉此生,死而無憾了。
可湯和是湯和,大明隻有一位既明且哲,善始善終的湯和。
湯和的智慧,他們這些人一輩子都看不透,學不會,更活不明白。
馮勝,傅友德,藍玉……
如果沒有朱雄英在,他們的下場都會很慘。
可惜有人直到現在都沒明白過來這些道理。
留下這些人,就是讓他們做皇帝手中最鋒利的刀劍,可要不聽話,老爺子寧願折斷也會留給大孫子用。
他們以為新皇帝會給他們這些老臣幾分薄麵,可萬萬沒想到,小皇帝直接收回兵權,罷免官職,真是一點舊情都不講。
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為了救臣子的命,能拿小吳王去威脅老爺子的仁義皇太孫,他是大明帝國的皇帝,他隻是表麵仁義,骨子裡那股狠厲和老爺子是一樣的,說翻臉就翻臉。
什麼情分,什麼親情,統統不講。
看在湯和的麵子上,葬禮結束後,朱雄英在宮裡召見了馮勝四人。
朱雄英直截了當的告訴他們,之前帶頭阻撓新政是事情不再計較,以後老老實實當你們的勳貴,等你們死後會有和湯和一樣的榮譽。
如果還想和朝廷對著乾,那就抱歉了,人死削爵,家人流放,家產充公,皇親國戚也沒用。
真要論起輩分,這些人幾乎都是和老爺子一個輩分的。
朱雄英的意思也很明確,彆他娘的給朕論什麼輩分,朕雖然輩分低,但卻是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誰敢擋朕的路,朕就敢殺誰,管你是什麼功臣尊貴,皇家姻親。
小皇帝如今把精力全部投進新政之中,而且下了很大的決心,他告訴眾臣,新朝高位,有能者居之,誰有大本事誰去東長房吃細糧,能力有限,但也想為新政出力,可以去西長房吃粗糧,對於素味屍餐的官員,直接滾蛋。
朱雄英這大半年以來裁掉了不少不貪不賂卻也不乾活,混吃等死的官員,同樣提拔一大批年輕人為官。
可最近讓朱雄英頭疼的還是錢的事,以前國庫窮,內庫有錢,現在內庫也空了,所有的錢全部砸進科技院和大明艦隊裡了,如今兩庫加起來就剩百十萬兩銀子了。
這點錢對於新政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微不足道。
攤丁入畝,士紳納糧屬於百年大計,短時間內看不到什麼成效,要想國庫充盈絕不能盯著百姓那點農稅,不然國家八輩子都富裕不起來。
看來開海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