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必定會有傷亡,即使是藍玉親自帶隊也是一樣,他又不是神,怎麼可能做到不死一人。
景清是功臣,安州之戰的第一大功臣,他的英勇無畏,挽救了無數明軍將士的性命,他完全受得起大將軍藍玉這一拜!
拿下安州城後,景清立馬張榜安民,將李芳果強行征來的財物,糧食全部還了回去,戰死,病死的士兵屍體集中焚燒,被毀的房屋開始重建。
一係列的仁義之舉,受到了當地百姓,士紳,世家的支持,短短幾日就徹底穩定了局麵,深得人心。
這才是大明永興皇帝攻打高麗的真正意義!
大明要的不是高麗的城池,也不是財物,更不是糧食,土地,而是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隻要人心向明,高麗很快就會融入大明,成為天朝穩定的疆土。
……
淮南!
深夜,一輛馬車從淮王府駛出,無人知曉其去向,莫約半個時辰後,停到了一處酒樓前。
“千歲,到了!”
車簾被緩緩打開,身著蟒袍錦衣,披著黑色披風的朱允炆在隨從的攙扶下走了下來,環顧四周無人,這才一瘸一拐的走了進去。
酒樓之上,油燈突然燃起,照亮了整個房間。
房門被緩緩打開,朱允炆走了進去,隻見房間內站著十幾人,齊聲行禮道:“見過淮王千歲!”
朱允炆微微抬頭,眯著雙眼,掃視一圈,說道:“諸君……不必多禮!”
“阿彌陀佛!”
隨著一聲低沉的佛號,油燈晃動幾下,隻見道衍從屏風後走了出來。
“千歲,這些都是貧僧跋山涉水,找來的奇人異士,輔佐千歲成就大業!”
朱允炆雙手合十,對道衍十分恭敬,說道:“大師辛苦了!”
“能為千歲做事,是貧僧的福分!”
道衍客氣一下,接著說道:“貧僧為千歲介紹一下這些人……”
說著,走到其中一位算命先生身邊,介紹道:“這位是貧僧的好友,天下第一相術師袁拱,秦王之死,就是袁大師手筆!”
袁拱一副神機妙算的樣子,謙虛道:“在下也不過是窺得一絲天機罷了,秦王壽命已儘,在下不過是順水推舟,算不得什麼!”
朱允炆拱手道:“秦王暴戾,壞事做儘,罪不容誅,本王不齒於這種敗類為叔叔,在此替秦藩的百姓謝過大師,為天下除了這個禍害!”
秦王朱樉,雖說是他的叔叔,但從小到大,這位親二叔都沒正眼看過自己,即使自己主動向二叔行禮,換來的也是冷眼相待。
而老秦王的死,讓朱允炆感到十分痛快解氣,如果晉王,燕王也死了,那就更好了。
秦晉燕三王雖然不和,但對待這位東宮庶子的態度,卻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完全當成一個屁。
“這位是江南大儒,桐廬書院的楊政先生,南北榜案的策劃者!”
朱允炆一副禮賢下士的態度,拱手道:“先生,請受本王一拜!”
“千歲客氣了!”
楊政回禮道:“永興皇帝分榜南北,看似公平,實則偏心北方,輕視南方,取仕不公,天下人心浮動!”
“江南士紳都願支持淮王,成就一番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