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不是一個好戰的皇帝,更不是漢武帝那樣不顧百姓艱難,民生凋零,肆意征戰的戰爭狂人,隻不過有些仗必須要打。
但打的前提必須是充足的國庫支撐,如果為了打仗,將龐大的軍隊開支強加在百姓身上,導致百姓沒飯吃,國家人口縮減,民怨四起,人心浮動,社稷動搖,那這樣的戰爭還是不打為好。
可現實情況卻逼的皇帝不打還不行,必須要打。
下午,武英殿!
朱雄英站在大殿中,盯著懸掛起來的地圖許久,直到詹徽的到來。
“陛下!”
“不用客氣!”
朱雄英招手道:“詹卿近前說話!”
“是!”
朱雄英將陳祖義的事情說了一遍,問道:“詹卿認為大明現在該不該出兵前往三佛齊,剿滅陳祖義這股強大的海盜勢力?”
詹徽並沒有立馬回答,而是認真斟酌起來,他考慮的不是該不該打,因為皇帝既然問了,那就肯定是想打,該考慮的是怎麼打?
皇帝沒有召見藍玉,常茂那些勳貴,也沒有把五軍都督府的武將叫來,不用問都知道,那些人好戰,渴望戰爭殺戮,彆說遠在千裡之外的陳祖義,就是去打天上的銀河,他們都會嗷嗷叫的飛天。
把詹徽叫來,隻是想聽一句真實的情況!
“應該打!”
斟酌半天,詹徽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說說應該打的理由!”
朱雄英看了一眼地圖,說道:“來,坐下說!”
君臣二人坐在椅子上,朱雄英還特意讓人把爐子放在詹徽麵前,供他取暖。
“陛下!”
詹徽喝了一口熱茶說道:“前幾日,宴會時與各國使臣交談一些海外的情況,回去後又翻閱了大量唐宋元時期的史書,發現這一座島嶼大有可圖!”
說著,詹徽緩緩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左下角說道:“就是這座蘇門答臘島!”
“這座巨島在唐宋之時就和天朝有往來,還有大量的漢民前往此處謀生居住,前元之時曾經短暫的占領過,不過很快就被爪哇島的滿者伯夷王國打敗……”
“滿者伯夷王國打敗了前元軍隊後信心大振,不斷攻擊蘇門答臘島上的三佛齊王國殘餘勢力,最終在三年前將其徹底滅亡!”
“但這個滿者伯夷王國沒有在蘇門答臘島建立起穩固統治,島上陷入一片混亂,當地漢民紛紛湧向舊港避難!”
“元末明初的戰亂使更多華人下南洋,使舊港等地的漢人數量大增,一些武裝力量趁勢而起!”
“他們亦商亦盜,擁有不弱的海上武力,實際控製著舊港,與滿者伯夷王國作戰,與獨立王國無異!”
“臣適才看了一下舊港的位置,此處貼近海岸,也有港口,如果將來陛下派遣船隊下西洋,此處是最好的補充地,所以臣認為,應當消滅盤踞在舊港的陳祖義,收編當地的漢人勢力,設立舊港宣慰司,任命當地漢人勢力首領為官,進行管理!”
詹徽這個人,最大的長處就是會琢磨,非常用心的琢磨,很會揣摩皇帝的心思,什麼事情都能想到皇帝前麵,提前有所準備,才能在皇帝麵前對答如流。
所謂的宣慰司,其實就是對大明疆土之外地方的統轄,臣服大明後,由大明任命當地的權貴和望族為宣慰使,管理當地,屬於自治,受大明節製。
說的再簡單一些,就是以夷製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