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尚書房外!
樸不了帶著幾個小太監守在殿外,不遠處,朱高熾,朱椿,朱柏三個親王,穿著蟒袍走了過來。
樸不了連忙迎了過去,拱手道:“奴婢見過蜀王千歲,湘王千歲,燕王千歲!”
朱高熾提了提禦帶問道:“樸公公,陛下在尚書房乾啥呢,今個心情如何?”
樸不了低聲說道:“陛下在和翰林院的進士老爺談國事呢,大公主也在裡麵,心情還算不錯!”
“翰林院的哪位啊?”
“聽說叫楊溥!”
樸不了提醒道:“幾位千歲,你們還是等一會兒吧!”
大殿內!
和皇帝歲數差不多大的楊溥站在禦案麵前,十分的恭敬,大丫開口說道:“楊先生,你坐下說話吧!”
朱雄英接著說道:“朕向來敬重讀書人,問奏時都是坐著答話,你也不例外!”
曆史上的三楊,朱雄英最欣賞的不是西楊楊士奇,也不是東楊楊榮,而是眼前的南楊楊溥,他比前兩位更適合當內閣首輔。
論能力,三楊不相上下,論能力加品行,楊溥要遠超前麵兩位。
“謝陛下,謝公主!”
楊溥始終都是一副恭謹的樣子,朱雄英笑了笑,說道:“楊卿,大公主也讀過不少書,你可以隨便和她聊聊!”
“不敢,不敢!”
屁股還沒碰到椅子,楊溥又站了起來,先是行禮,接著問道:“敢問大公主最近在讀什麼書?”
大丫直言道:“在讀漢書,讀到了張釋之,他為官期間,剛正不阿,處心公正,義法平如,始終以天下無冤為畢生追求,維護朝廷律法尊嚴,有著敢於進諫的大無畏精神,對文景之治有著重要貢獻,他也是曆朝曆代官吏之典範,聽說太爺爺都十分推崇他!”
“大公主所言極是!”
楊溥拱手道:“張釋之誠然是個賢良之臣,但如果不是漢文帝寬厚仁愛,他也無法施展他的抱負!”
大丫略作思考,說道:“賢臣當遇賢主,君不負臣,臣不負君,才能留下佳話,就如那先主和諸葛丞相,還有青山鬆柏的孝公和商君!”
楊溥微微點頭,說道:“然也!”
心中也不禁感慨,大公主真是聰慧過人,真是一點就透。
“楊先生,那你說我父皇是漢文帝嗎?”
大丫歪著腦袋笑道:“可不許說場麵話哦!”
漢文帝,那是曆朝曆代都推崇的帝王典範。
“這……”
楊溥心中一驚,這個問題實在太尖銳了。
誇皇帝那是故意阿諛奉承,罵皇帝那是大逆不道。
斟酌一會兒後,楊溥嚴肅的說道:“陛下如果能將新政推行到底,內修仁政,外禦強敵,整頓官吏,與民修養,鑄就大明盛世,將來必定超過漢文帝!”
“後世帝王典範將不再是大漢文帝,而是大明永興聖君!”
“若是與那玄宗一般,前半生英明神武,勵精圖治,後半生昏聵,那所謂的盛世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這話聽著那真叫一個舒服,主要是楊溥認可了新政。
朱雄英聽後頓時大笑起來,說道:“你果然是個老實人!”
大丫回頭說道:“父皇,以後就讓楊先生當女兒的老師吧!”
朱雄英對楊溥也很滿意,問道:“楊卿,你可願意?”
在古代,公主是有老師的,但學習的都是琴棋書畫,還有女訓,詩經,孝經之類的,文史學的卻不多。
給大公主當老師,對仕途是絕對有用的,但楊溥是有些不太樂意的,但卻也沒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