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
文華殿內,火盆將大殿炙烤的很溫暖,仿佛與寒冷外麵完全隔開一樣。
內閣六部,在京重臣等全部正襟危坐於下麵,這也是永興十七年的最後一次朝會了!
“明年開春,朝廷正式移民,這是早已定下的事情,不用再說!”
朱雄英嚴肅說道:“朕經過深思熟慮,覺得從漢南移三十萬人於北方,人口太過龐大,而且一路之上不好管理,所以朕決定改為二十萬,並不用一次全部移完,每批幾百幾千不等……”
“而且,大明原本疆土的百姓也要動一動!”
移漢南越人,這是必然的,六百多萬人口這是極為恐怖的,若是隔三差五的生事,當地駐守的明軍必然是疲憊不堪,長此下去,隻有放棄了。
要想長久的統治漢南,除了恩威並施外,還要降低那地方的人口,所以隻能移走。
還有,漢南雖然疆土不小,但大部分地方都是山澗密林,並不能種地,隻有紅河一帶才適合農耕。
自從大明收複漢南後,設立州縣,成立衛所,並派兩個藩王鎮守,一旦駐兵,那就要劃分土地,進行軍屯,靠朝廷運糧食過去,那不現實。
越人多次作亂也並非亂臣賊子的蠱惑,軍隊一旦軍屯,就要圈地,越人沒有土地就不夠吃的,那就要鋌而走險的造反了,
所以,移漢南越人是必然的,不然這片泥沼早晚能拖死大明在漢南的力量。
“陛下,這是不是有些太急了?”
練子寧起身拱手道:“依臣之見,倒不如派官員前往漢南,由當地三司發布官榜,越人可自願移民,朝廷給予一定的補償,路途遙遠,變故太大,總比強迫移民要穩妥些!”
“練大人此言差矣……”
韓克忠站出來說道:“沒有人願意離開故土,更何況去的還是萬裡之外,一旦官府放出消息,一定會引起整個漢南百姓的恐慌,於移民極為不利!”
當年洪武大移民,其實就是朝廷強行帶兵移走的!
人都有故土情結,漢南深受中原文化影響,自然也不例外,老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每個人都一樣能生在故土,長在故土,百年以後,葉落歸根,和祖宗埋在一起。
有些人就算餓死,也不離開生長的鄉裡。
就算是成就一代帝王大業的洪武爺,也想回鳳陽,甚至還打算把都城遷過去。
韓克忠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恐怕沒人會自願,到時候都要強製移走。
“強行移走穩妥一些!”
朱雄英正色道:“還是按照之前韓克忠等幾位愛卿所言,根據各州縣人口,定為五戶抽一,八戶抽一,直到湊夠二十萬人,朝廷賜於棉衣,安家費十兩銀子,另外還有農具,種子等,由各地官員負責,所遷之民,免除三年賦稅!”
“所遷之地,打散於北方五省,包括遼東,漠北,西域等地!”
“路上膽敢有越民作亂,格殺勿論!”
二十萬人,聽著是挺多,一旦像灑豆子一樣撒開,一個鄉裡就沒多少人了!
“臣等遵命!”
朱雄英點點頭,又問道:“哪位愛卿願意全權負責移民之事?”
移民,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容易出現的變故實在太多了,一旦沒處理好造成動亂,這個負責的官員一定是吃不了兜著走。
“陛下,老臣願肩負移民的重擔!”
最終還是詹徽站了出來,這讓很多官員都感到詫異,這老家夥比猴子都精,怎麼會攬這樣的事兒。
“另外,漢北那邊也要移,同樣是北方五省,包括遼東,漠北,西域等地,可移十萬人!”
朱雄英繼續說道:“練卿,這事你能辦嗎?”
“老臣……老臣願為陛下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