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小組一共十多個人,小一半都是部隊調過來的,本質上還是乾實事、不惹事、維持穩定的。
大家最後表決通過了成立研究小組的提議。
然後,張成玉又拿出了一個名單,這些人中,有的要從外地調回來,有的要提前結束隔離審查。
大家又挨個討論了一番,最後也通過了這個名單。
人可以先回來工作,但是暫時沒有辦法摘帽、平反。
張成玉不介意這個,人能回來就行。
這份名單是她和老陳、老趙精心商量過的,既考慮了大家的專業水平,也考慮了大家的年齡和身體健康情況。
讓這些同誌回來參加研究工作,於公於私都是有好處的。至於剩下的同誌,接下來再找機會吧。
最後,張成玉提名盛元初作為這個研究小組的負責人。理由很充分。
“這個研究方案是盛同誌提出來的。小同誌雖然年輕,工作經驗不算豐富,但是她根正苗紅,工作能力強,思想覺悟高,讓她當研究負責人合情合理。
我和陳至行同誌會輔助她開展工作。大家平時也多給她幫幫忙,如果她有什麼需要或者難處,儘量幫忙解決。
咱們還是要給年輕人更多的發展機會。主席說過了,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咱們得把接班人培養起來,不能因為人家年輕,就否定人家。”
元初和係統一起看“會議直播”,聽到這裡就開始給張成玉同誌叫好。
元初說:“張部長還是很有眼光和魄力的嘛!”
係統拍馬屁:“一方麵是張部長有眼光,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宿主太優秀了。”
元初也誇它:“還是你看問題比較全麵。”
係統美滋滋。
核心小組會議之後,張成玉找到元初,把會議決議告訴了她,並且讓她拿出具體的研究方案出來。
元初立馬就掏出了早就寫好的具體執行方案。
張成玉忍不住說道:“你對自己還挺有信心!”
“那當然。”
元初超級自信的。
她的理論絕對沒有問題,接下來就需要一些試驗。
至於試驗場地,她都已經找好了。老盛同誌負責的重機廠可以給她騰出個小車間,還能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人手。
重機廠也經曆過幾輪業務調整,之前有的車間封停了,這會正好拿來做實驗。
元初跟他一說,他就給廠領導班子做了做工作,重機廠已經同意了。
張部長看了看執行方案,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有背景的小孩有時候是挺“討人嫌”的,彆人要費勁巴拉才能乾成的事,他們輕而易舉就做到了。這就是有家長托舉的好處!
元初跟她邀功:“我不光擅長做研究,調動資源也很在行的。”
張成玉:“……”
禮貌的微笑都快僵在臉上了。她想說,“你這就是調動你爹的資源”,但這話聽起來像是罵人的。最終,她隻是說道:“做得好,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