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豹看來,當初趙主父廢長立幼,廢趙章而立趙何,這就是一件錯誤的決定。
而現如今,在他趙國國家穩定的情況下,倘若趙主父試圖再次廢立新君,那就是第二樁錯事,且這件事將導致的後果,將遠遠超過前一樁。
“先到軍營去吧。”
在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後,陽文君趙豹決定先帶蒙仲等人前往城外的軍營再說。
陽文君趙豹率下的軍隊,肩負著衛戎邯鄲的重任,在這一軍兵力中,約有三千名士卒駐紮在邯鄲城,負責城門的防守與城內的警戒與巡邏,而其餘兵卒則駐紮在邯鄲城東北約十裡處的軍營裡——昨日陽文君趙豹下令聚集的,便是這座軍營內的兵卒。
前前後後大概用了一個時辰左右,趙豹帶著蒙仲等人騎馬來到了這座軍營。
當蒙仲等人來到軍營時,軍營內似乎正在操練,數千名趙國兵卒整齊有序地站在校場中,一邊從口中發出“喝喝”的呐喊聲,一邊在諸將官的巡視下揮舞著兵器,遠遠看去,頗具聲勢。
見此,陽文君趙豹頗有些自得對蒙仲說道:“小子,老夫率下的兵卒雄壯否?”
蒙仲笑著點了點頭,哪怕隻是稍稍觀瞧一陣,他也看得出來這些趙卒的精氣神都相當不錯,絲毫不亞於目前駐紮在沙丘一帶、曾參與攻取中山國的那二十萬趙國軍隊。
旋即,趙豹領著蒙仲等人來到了軍中帥帳。
此時在帥帳外,已有約十幾名趙將集聚,這些人大概是方才得到了消息,是故早早等候在此。
領著蒙仲等人走入帥帳,趙豹先是將「趙主父欲在他軍中抽調兵卒組建新近衛」的事告訴了他率下的將領們,然後他對一名約四十歲左右的將領說道:“趙賁,你配合蒙仲,協助後者挑選士卒。……其餘人等,都聽從趙賁的命令。”
“喏!”
包括那名叫做趙賁的將領在內,那十幾名趙將麵無表情地應了一聲。
蒙仲當然明白,這些將領那冷淡的表情並非是針對陽文君趙豹,而是針對他們一行人。
旋即,這老頭便吩咐士卒在帥帳內煮了酒,看這樣子,似乎是不打算幫助蒙仲等人。
見此,蒙仲便詢問趙賁道:“趙軍佐,不知貴軍兵卒的兵籍,可在營內?”
他所稱的「軍佐」,是一種軍職,源於晉國的「三軍六卿」製度,按地位高低分彆為: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
其中,“將”即主將、統帥,而“佐”即輔佐、佐官。
而趙國作為三晉之一,一定程度上沿襲了晉國的製度,將一軍副將稱之為軍佐——相當於宋國的「佐司馬」的職務。
聽聞此言,趙賁皺著眉頭略思考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在後營的庫房。”
“請帶路。”
“……”
在蒙仲的要求下,趙賁帶著前者一行人來到軍營內的庫房,翻找出了數十箱的竹簡。
此時趙賁對蒙仲說道:“我軍上下所有兵卒的兵籍都在這裡了。”
蒙仲點點頭,轉身對蒙遂、向繚、樂毅等人說道:“開始吧,剔除所有趙氏、李氏,邯鄲籍的兵卒,從剩下的人當中選。”
“……”
趙賁在旁聽到,微微一愣,趁蒙仲等人正在忙碌並不注意時,召來一名隨行的兵卒,吩咐後者將這件事稟告陽文君趙豹。
僅片刻工夫,正在帥帳內喝酒的陽文君趙豹,便得知了這件事。
“什麼?那蒙仲要求剔除所有趙氏、李氏以及邯鄲籍的兵卒?”
在聽了那名兵卒的稟報後,陽文君趙豹眼中閃過幾分思慮之色,他當然明白蒙仲此舉是什麼意思。
勾了勾手指,讓那名兵卒靠近自己,趙豹低聲對其囑咐了幾句。
“喏!卑下立刻轉告軍佐。”
那名兵卒當即轉身離去。
看著那名兵卒離去的背影,趙豹瞅了一眼銅爐上正冒著熱氣的酒壺,眉頭深深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