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捋著胡須感慨道:“老夫隻是希望,趙國能日漸強盛……”
他抬起頭,望著天邊夕陽,回憶滿滿地說道:“當年老夫在趙肅侯身邊,曾聽趙肅侯提到「趙桓子之亂」,趙桓子逐趙獻侯,隨後國人將其殺之而迎趙獻侯繼位,期間趙國引發內亂,才給了中山複國的機會,使中山後來成為趙國整整八代君主的心腹大患。如今,秦齊兩國爭雄於世,然齊國卻已向我趙國稱臣,我趙國或可聯合諸國擊敗秦國,稱霸中原,完成趙肅侯生前畢生的願望……老夫實在不希望值此關頭,國內又引發內亂,使我趙國錯失了這次千載難逢的良機。”
“……”
聽聞此言,蒙仲肅然起敬。
他必須得承認,眼前這位出身白狄的老者,對趙國的確是忠心耿耿——不隻是單單對趙主父,而是對趙國,對將一生奉獻給了國家的趙肅侯所傳下來的趙國。
“您想讓我做什麼呢?”
蒙仲試探道。
聽聞此言,肥義微微一笑,說道:“小子,有些事,縱使老夫也辦不到,自然不會強求你去……”
剛說到這,他的聲音戛然而止,臉上的笑容也收了起來。
順著他的目光,蒙仲轉頭看了一眼,便看到奉陽君李兌正朝著這邊走來。
“肥相。”
“奉陽君。”
在二人相互見禮後,奉陽君李兌瞧了一眼蒙仲,似笑非笑地說道:“這不是以五百破數萬齊軍的少年嗎?”
蒙仲剛想見禮,卻聽肥義淡然地說道:“奉陽君有什麼要事嗎?”
奉陽君李兌瞥了一眼蒙仲,旋即笑著對肥義說道:“肥相,請借一步說話。”
肥義點點頭,在對蒙仲說了一句後,便與奉陽君李兌走遠的幾步,來到了宮殿走廊轉角的另外一側。
此時,就見李兌對肥義說道:“肥相看過趙主父命人擬寫的戰功薄了麼?”
肥義點了點頭。
見此,李兌便說道:“我收到了趙袑、趙希二人的書信,據他們在信中所說,齊國原本就準備將高唐、平原兩邑割讓給我趙國,因此在那兩座城邑並無駐紮多少軍隊,是故,公子章率數萬趙軍攻打平原,才能一舉攻陷。隨後的祝柯縣,首功也是在於方才那小子夜襲齊營,然而事後,趙主父卻故意叫公子章去攻陷祝柯縣……”
“奉陽君究竟想說什麼?”肥義淡然問道。
“我隻是想說,趙主父有意讓公子章建立功勳,怕是還未放棄當日那「一國二王」的想法……”李兌正色說道。
聽聞此言,肥義沉默了片刻,旋即正色說道:“倘若趙主父仍然有這想法,我肥義必然竭力阻止。”
李兌聞言稱讚道:“肥相不愧是國之忠臣。……恕我直言,趙主父與公子章若有什麼行動,您身為國相,必定首當其難。我覺得,您不如推說有疾,將國政交付於安平君(趙成),如此一來,您就能避免一場災厄。至於安平君,他乃趙主父的叔父,縱使是趙主父,想來也要給他幾分麵子。”
“奉陽君的好意我心領了。”肥義麵帶幾分微笑,態度堅決地說道:“當初在那日宮筵時,我就曾經說過,當年趙主父將君上托付給我,叮囑我莫要改變宗旨,莫要改變心意。……我知道田不禋一心想除掉我,但我豈能因為貪生怕死而罔顧曾經的承諾呢?”
李兌目視著肥義許久,點點頭說道:“那您就勉力而為吧。”
此時,蒙仲就在不遠處偷聽,旋即見奉陽君李兌走遠,這才緩緩走到肥義身邊。
“你聽到了?”
肥義目視著奉陽君李兌的背影問道。
“呃……”蒙仲猶豫了一下,但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聽到了也無妨。”
肥義並沒有動怒,隻是朝著奉陽君李兌的背影努了努嘴,說道:“自胡服騎射改製起,這些人就陸續失去了許多權力……”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了一眼蒙仲,低聲說道:“現在你也知道了,公子章,並非是我趙國唯一的隱患。”
“……”
看著奉陽君李兌離去的背影,蒙仲又看了看肥義。
他忽然感覺,肥義這位趙相,或許當得挺艱難的。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