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完畢,白起與昭雎各自返回各自的軍隊。
值得一提的是,在昭雎組建軍隊期間,莊辛隔三差五地便來拜訪他,旁敲側擊地希望從昭雎口中打探到司馬錯的戰略主張。
昭雎也自然明白莊辛的意圖,無非就是想給方城通風報信罷了。
一次兩次的話,昭雎還能假裝自己不知道,可莊辛來得頻繁,他也有些心慌,遂忍不住勸莊辛道:“莊大夫此舉,好比行走於懸崖峭壁,一時不慎便會惹來殺身之禍。”
然而莊辛卻是毫無懼色,正色說道:“我為國家而死,死得其所!”
這一句話,反而說得昭雎有些羞愧,畢竟他雖主張抵抗秦國,但態度確實遠不如屈原、莊辛來得堅定。
最後,昭雎實在不敢再接觸莊辛了,遂躲在軍營操練士卒。
不過他也有他的辦法,那就是拖延時間,畢竟他晚一日準備就緒,宛城與方城就多一日的備戰時間。
但很可惜,司馬錯本來就不打算立刻對宛城與方城用兵,因此昭雎的做法,純粹也就是讓自己稍微寬心些罷了。
而此時在宛城、方城這邊,韓驍與蒙仲正在積極備戰。
七月下旬的一日,宛城守將韓驍親自來到了方城,與蒙仲商議對策。
期間他對蒙仲說道:“我剛剛收到國內的消息,國內準備在汝水設防,抗擊秦軍。倘若宛城遭到進攻,不能支撐,國內希望我退守汝水,大司馬(暴鳶)目前正在汝水鞏固防禦。”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噩耗,不過蒙仲倒也能體諒韓國。
畢竟宛城這邊雖然有一道楚方城,但這座古老的長城防北不防南,對於此番抵抗從南麵而來的秦楚聯軍,非但起不到什麼幫助,反而有可能成為累贅。
因此,韓國國內決定退守汝水,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貴國有何指示?”韓驍詢問蒙仲。
聽聞此言,蒙仲如實說道:“我前幾日收到大梁的書信,大梁命我守衛方城,並且,國內已在征調軍隊派往此地……”
說到這裡,蒙仲心中亦不禁有些憂慮。
原因很簡單,即魏國不敢將河東軍與河內軍調到這邊,而是準備將潁南諸縣的守軍湊到一起,派到方城增援他。
仔細想想,蒙仲倒也不難理解,畢竟河東軍要防著秦國,河內軍要防著趙國,但問題是,魏國潁南地區的駐守軍隊,純粹就隻是遠離戰場的治安緝盜士卒,縱使這些人湊到一起,擋得住秦楚兩國的軍隊麼?
負責治安的軍隊,則用於征戰的軍隊,這是有明顯差距的!
無論在士卒素質上,還是在軍備上。
倒是接替公孫喜擔任大司馬的翟章,送來了一封親筆書信。
翟章在信中表示,方城實在不行就舍棄,隻要蒙仲堵死「陽關葉邑」這條通道即可,且在必要之時,他會命河內軍南下救援。
這總算是讓蒙仲稍微心安了些。
當然了,更讓蒙仲感到心安的,還得說是逐步形成戰力的五千名騎兵新卒,以及他這段時間從葉邑征募的兩萬新卒,以及他委托公仲侈從韓國賒來的眾多弩具與箭矢。
總的來說,方城兵力的逐步加強,才是最讓他感到心安的。
但即便如此,他心中仍有一些擔憂。
方城失陷還不算什麼,但陽關一旦失守,秦楚聯軍便可侵入舞陽邑與葉邑兩地,相比較葉邑,舞陽邑更讓蒙仲感到憂心,畢竟那裡居住著他蒙邑諸家族子弟的家眷,還有他的母親、妻子以及妹妹。
“不如讓她們回宋國避一避?”
對此,蒙遂私底下提出了建議:“我指的是,嬸嬸、嫂子,以及小嬿三人……”
蒙仲當然明白蒙遂的意思。
他不可能下令讓舞陽邑的所有人都回宋國暫避,因為這會影響全軍的士氣——若不是明知沒有勝算,否則又何必讓族兵的家眷先逃回宋國避難呢?
可單獨讓母親、妻子、妹妹回宋國避難,這又算什麼?
搖了搖頭,蒙仲勉強笑著說道:“不用這麼麻煩,隻要打贏這場仗不就好了?”
蒙遂看了一眼蒙仲,半響後點點頭說道:“好吧,必要之時,我會讓阿虎帶走嬸嬸他們的。”
蒙仲張了張嘴,沒有再說話,隻是再次拿起了莊辛送來的一封書信。
一個白起,就足夠讓他頭疼了,再加上一個司馬錯,就算是蒙仲亦沒有多少勝算。
但總算天無絕人之路,在莊辛送來的書信中,記載了一件讓他頗為在意的事,即白起與司馬錯似乎有所不合。
『能否從中想想辦法,挑唆白起與司馬錯,讓我方城多幾分勝算呢?』
目視著莊辛的書信,蒙仲暗暗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