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是因為燕軍前一陣子消極怠戰所致,以至於太子戴武也好、戴不勝也罷,都沒有將燕軍視為敵人,在他們商議得出的戰術中,齊軍是唯一的目標。
看他們的架勢,似乎有意讓那十萬齊軍在這一次全軍覆沒。
說實話,蒙仲其實也傾向於太子戴武、戴不勝的決定,即想辦法讓田觸、田達的十萬齊軍全軍覆沒。
一下子失去了十萬軍隊,哪怕是強如齊國,也會因此變得虛弱吧?至少三五年內不敢再進犯宋國。
但麻煩的是,樂毅卻準備率燕軍援護田觸、田達等人撤退,這意味著這次秦魏宋三國聯軍的反撲,充其量隻能殲滅一半齊軍,卻無法全殲其軍隊。
除非,秦魏宋三國聯軍將燕軍亦視為真正的敵人,像齊軍那樣排除。
而這,顯然會得罪燕國,甚至得罪樂毅。
“蒙卿?蒙卿?”
不多時,蒙仲耳邊傳來了太子戴武的喚聲。
蒙仲回過神來,這才發現會議已經結束,秦軍那邊的將領都已經走得差不多了。
見此,蒙仲拱手說道:“在下走神了,請太子恕罪。”
太子戴武笑著擺了擺手,旋即,他帶著擔憂之色問道:“發生了什麼事麼?”
聽到這話,蒙仲陷入了沉思。
半響後,蒙仲拱手對太子戴武說道:“太子,請借一步說話。”
太子戴武不疑有他,遂帶著蒙仲來到了他的書房,在吩咐近衛遠離書房把守,不許任何人進入後,他這才問蒙仲道:“我觀蒙卿,似乎有什麼心事?”
於是,蒙仲便將昨晚約見樂毅、且樂毅表示準備援護齊軍撤離的事告訴了太子戴武,包括樂毅真正的目的。
不得不說,在聽完這一切後,太子戴武驚地嘴唇微張,頗有些難以置信。
也難怪,畢竟他宋國隻是想削弱齊國的力量,然而,沒想到燕王職與樂毅的野心更大,居然想要徹底覆亡齊國。
那可是齊國啊!
中原最強大的國家。
半響後,太子戴武微皺著眉頭說道:“我不懷疑燕王對齊國的憎恨,可卻也不曾想到,燕王竟試圖使齊國覆亡,這……真的能辦到麼?”
蒙仲搖搖頭說道:“此事,我也不得而知。”
“樂毅不曾透露燕國打算如何覆亡齊國麼?”
“這個……”蒙仲想了想,解釋道:“他大致提過,第一步,設法離間齊趙兩國,使齊國陷入孤立無援的處境;第二步,再聯合諸國一同討伐齊國……大概是這樣。”
太子戴武若有所思地說道:“倘若說燕軍單憑一己欲覆亡齊國,著實很難使人信服,但若是聯合中原諸國的話……”說到這裡,他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姑且試試吧。”
“試試?”蒙仲心中微微一動,試探道。
太子戴武很實誠,坦言說道:“既然燕王與樂毅有這個決心,那我宋國亦不可破壞其大計。就如樂毅所願,叫他援護齊軍撤離吧……秦軍那邊我無力乾涉,但我宋國的軍隊,我還是能說得上話的,到時候,我會叫不勝叔暫時聽從蒙卿的指示……”
聽到這話,蒙仲驚訝問道:“太子,您默許樂毅的做法麼?”
隻見太子戴武捋了捋下頜的那一撮胡須,頗為儒雅地說道:“倘若換做彆人,戴武自然不會輕易相信,但樂毅,戴武還是願意相信他的話,畢竟前一陣子燕軍的消極怠戰,足以證明樂毅並無協助齊國進犯我宋國的意思……無論是我還是不勝叔,都有自知之明,倘若樂毅認真起來,我方當時根本守不住郯城。樂毅有恩於宋國,我宋國豈能以怨報德?樂毅想要援護齊軍撤離,那就如他所願,為追擊數萬齊軍而得罪一位足智多謀的驍將,不值當。”
“……”
蒙仲眨了眨眼睛,驚訝地看著太子戴武。
雖然曾經就有類似的感慨,但他還是要說,他義兄惠盎以及太子的老師薛居州,確確實實將這位宋國的太子教導的極好,無論是品德還是遠見。
得到了太子戴武的支持,蒙仲暗自鬆了口氣。
但跟太子戴武一樣,蒙仲也對燕王職與樂毅謀算齊國的意圖抱持幾分擔憂,畢竟這兩位的步子實在是邁地太大了,居然想一口氣覆滅齊國,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怕他蒙仲,也隻是想著以全殲那十萬齊軍來削弱齊國,而不是覆亡整個齊國。
『但願你知道你在做什麼……』
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當日,秦魏宋三國聯軍便開始發動對齊軍的反撲。
由秦將晉鄺、魏將蒙仲、宋將戴不勝三人各率麾下軍隊離開郯城周邊,朝著齊營進發,分彆在齊軍營寨的西南、東南、以及東側駐紮,再加上此刻在齊軍營寨四周遊蕩的方城騎兵,秦魏宋三國聯軍逐漸展開對齊軍的包圍之勢。
可憐齊軍派出的斥候遭到了方城騎兵的無情追殺,幾乎不知蒙仲、晉鄺、戴不勝這三支軍隊的行動。
但讓聯軍這邊諸將都頗感意外的是,在當日的晚上,齊軍竟然向北開始撤退。
當方城騎兵向蒙仲稟報的時候,蒙仲亦對此頗感意外。
他不驚訝於齊軍的撤退,而是驚訝於齊軍的果斷——他秦魏宋三國聯軍的包圍網這才剛剛啟動呢,沒理由就唬地齊軍立刻撤兵呀,更何況因為他方城騎兵的關係,齊軍未必能準確掌握他聯軍的動向。
『是因為見秦魏聯軍趕到郯城,自忖攻宋一事已不能得逞,是故識趣撤兵麼?那個田觸,原來是這麼果斷的一個人麼?』
驚訝之餘,蒙仲問前來報訊的方城騎兵道:“燕軍呢,燕軍有何動靜?”
那名方城騎兵搖頭說道:“燕軍沒有絲毫動靜,並沒有隨同齊軍撤離的跡象。”
一聽這話,蒙仲微微搖了搖頭。
很明顯,樂毅與他麾下的燕軍,被齊軍給拋棄了,或者說,被齊軍當成了撤離時的棄子。
沉思了片刻後,蒙仲沉聲說道:“這可能是齊燕聯軍的詭計,叫蒙虎、華虎二人緊盯著齊軍的動向,待明日天明,探明齊軍果真準備撤離,我自會率領大軍追擊。”
“喏!”
那名方城騎兵抱拳而去。
而與此同時,在燕軍的營寨,亦有燕軍的士卒向樂毅稟報。
“大司馬,負責在營外查看動靜的衛兵稟告,有大批方城騎兵手持火把朝北而去,不知什麼緣故。”
“什麼?”
樂毅聞言皺了皺眉,立刻奔出營寨,眯著眼睛看向北側那漆黑的夜空。
繼而,他轉頭看看齊軍營寨的方向,又看看那漆黑的北方,繼而忍不住低罵出聲:“那幫該死的齊人,居然撇下我軍獨自撤退……”
說到這裡,他立刻吩咐道:“快!叫士卒們立即收拾行囊,我軍將在一個時辰後連夜後撤……再傳令榮蚠,叫他率一軍埋伏在營外,戒備秦魏聯軍的夜襲。”
“喏!”士卒抱拳而去。
看了一眼郯城的方向,樂毅的眼眸中浮現幾絲焦慮。
田觸、田達等人居然拋下他燕軍獨自撤退,這是他所沒有想到的,而麻煩的是,魏軍的方城騎兵已經得知了齊軍連夜撤離的事,很有可能此刻郯城也已經得知,就連樂毅不敢保證,片刻之後會不會有大批秦魏宋三國聯軍殺到他的營寨。
但出乎樂毅意料的是,足足等了一個時辰,待等到軍中士卒都做好了撤離的準備,也不見秦魏宋三國聯軍的軍隊來進攻他們。
樂毅知道,這是蒙仲、太子戴武等人對他燕軍手下留情了。
在趁夜撤離的途中,樂毅麾下的燕軍不斷遇到方城騎兵,但讓許多燕軍士卒都頗感意外的是,那些魏國的騎兵仿佛就跟沒看到他們似的,一個個舉著火把快速向北移動。
見此,榮蚠頗感暢快地冷笑道:“嘿!都奔著那幫該死的齊人去了……居然撇下我軍獨自撤離,田觸、田達二人也真是做得出來!可惜他萬萬沒有想到,魏宋兩軍的目標是他齊軍!”
在旁,趙奢雖然針對魏宋兩軍沒有追擊他燕軍而感覺有點怪怪的,即仿佛私通敵軍似的,但齊軍撇下他燕軍獨自撤離這種背信棄義的做法,亦讓趙奢感到極為厭惡。
正如榮蚠所猜測的,得知齊軍向北撤離,魏將蒙虎、華虎二人聚集麾下的方城騎兵,於半途不停地騷擾齊軍,以至於齊軍明明比燕軍早一個多時辰撤離,但卻被燕軍後來者居上,甚至於,反而被燕軍拋下。
漸漸地,天邊出現了幾許光亮。
此時樂毅心有所感,轉頭看向郯城方向。
果不其然,他看到遠方的地平線上,逐漸出現了無數秦魏宋三國聯軍的身影。
他下意識地捏住了韁繩,心中難免有些緊張。
畢竟那一日,雖然他向蒙仲透露了他準備援護齊軍撤離的決定,但蒙仲卻沒有給予他答複。
倘若蒙仲在思考過後,不支持他的行動,那就意味著,他燕軍與對麵的魏宋軍隊,勢必會發生一場惡戰。
一想到要與曾經的兄弟沙場相見,哪怕隻是短暫的一刻,這仍讓樂毅產生了極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