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老將司馬錯便匆匆來到了關樓上,身後跟著他的孫子司馬靳。
隻見他快步走到白起這邊,也顧不得行禮,神色急切地問道:“老夫聽說門水軍營丟了?怎麼回事?”
見此,白起遂將門水秦營失陷的經過大致告訴了司馬錯,隻聽得司馬錯錯愕不已。
平心而論,白起離間齊燕兩軍與三晉聯軍的關係,並且與田觸私底下相約互不進犯,雙方假意戰鬥給三晉聯軍看,這一切司馬錯都不認為有什麼問題——事實上,這個主意他還是他建議的。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對麵的郾城君蒙仲,居然會利用門水秦軍與齊燕兩軍暗中的那層關係,驟然對門水秦營發難,在相隔幾十裡外的地方,對門水秦營發動了偷襲,且一舉攻下了這座對他秦軍至關重要的營寨。
對此,就連司馬錯也搞不懂:那蒙仲,如何斷定門水秦營會放鬆警惕呢?還是說,這隻是巧合?那蒙仲其實隻是想嘗試一下偷襲門水秦營?
麵對他的疑問,白起搖搖頭冷靜說道:“怎麼可能是巧合?……蒙仲駐軍在此,攻陷函穀關、突破函穀道才是他的職責,門水軍營那邊,自有田觸與樂毅的十萬齊燕聯軍負責。按照常理來想,蒙仲怎麼可能越權,跨越防區去攻打他**隊所在的目標?除非……他意識到了什麼?”
“意識到了什麼?”
司馬錯微微一愣,旋即好似想到了什麼般猜測道:“你是說……那蒙仲猜到田觸私下與我秦軍暗通?”
“唔。”
白起點了點頭,說道:“我記得司馬老前段時間就說過,我大秦是否能打贏這場仗,齊國是無所謂的。甚至於,從齊國想要吞並宋國這件事來考慮,齊國應該是希望我大秦能夠重創三晉聯軍,尤其是魏國的軍隊,因為隻有重創了魏**隊,他日他齊國兵吞宋國時,魏國才會無力支援宋國……從這一點上考慮,田觸多半不會助蒙仲攻陷門水秦營,倘若蒙仲果真與他商量,田觸多半還會派人泄露於衛援,讓門水軍營提高警惕,免得被蒙仲得逞。……然而,衛援毫無提防,倘若並非田觸背叛了與我的約定,那就表示蒙仲的這次夜襲,連田觸也瞞著……蒙仲為何要瞞著田觸呢?讓齊燕兩軍一起參與不好麼?他麾下的魏趙兩軍也可以減少些傷亡。想來想去,隻有一個可能,即他懷疑田觸私下與我軍暗通,並未事先通知田觸,因此,田觸也沒來得及及時派人提醒衛援。”
聽完白起這有理有據的分析,司馬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國尉這番剖析,倒也有理有據,隻是……蒙仲怎麼知道田觸與我軍暗通呢?田觸身邊難道有蒙仲的內應麼?”
聽到這話,白起腦海中立刻就浮現出了燕軍統帥樂毅的容貌。
他並不懷疑田觸背叛了他秦軍,因為田觸背叛他秦軍,無論是對田觸自身還是對齊國,都沒有什麼好處——難道齊國還奢望隔著三晉來占據他秦國的國土不成?
當年齊國名將田章幾次聯合魏韓兩國討伐秦國,那是因為他秦國當時過於強勢,幾次迫使魏韓兩國向他秦國屈服,這讓齊國感受到了威脅;可眼下,抱團取暖的三晉聯盟,才應該是齊國最忌憚的,齊國有什麼理由要重創他秦國?——齊國明知道他秦國想要踏足中原,就注定要與三晉展開一番血戰,留著他秦國與三晉彼此廝殺,隔岸觀火不好麼?
因為這些道理,白起並不懷疑田觸,相比之下,他倒是有些懷疑樂毅,懷疑是樂毅向蒙仲通風報信。
畢竟蒙仲與樂毅,曾經那可是主將與副將的關係,就好比他白起與副將季泓,他對後者,可是無比的信任,隻要他不在軍中,軍中事務他通通會交給季泓——這就是主將對副將的信任。
反過來說,倘若不是因為信任的話,又怎麼會選定為副將呢?
但仔細想想,白起也搞不懂樂毅向蒙仲通風報信的動機。
要知道燕國跟齊國的處境差不多,他秦國敗了,燕國也幾乎無法從三晉這邊得到什麼實際的好處,難道僅僅隻是因為樂毅惦記著與蒙仲的交情麼?
白起實在想不通。
不過這會兒,他也沒有空閒去思考是否是樂毅背叛了田觸、背叛了他秦軍,背地裡向蒙仲通風報信,畢竟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將聯軍阻擋在門水。
想了想,他與司馬錯商量道:“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話,接下來蒙仲必然會將麾下精銳調往門水上遊,嘗試渡河攻入我國腹地,我準備抽兵前往堵截……函穀關這邊,要拜托司馬老了。”
司馬錯當然知道一旦聯軍越過門水會是怎樣的結果,聞言點點頭說道:“國尉放心,此地便交給老夫。……國尉是立刻就動身前往門水上遊麼?”
隻見白起沉思了片刻,咬咬牙說道:“不!似這般難消我心頭之恨……”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向關外的道中魏營,咬牙切齒地說道:“既然蒙仲將其麾下魏趙精銳以及方城騎兵皆派去襲擊門水大營,他的營寨必然兵力空虛,我且嘗試看看能否打下他的營寨……倘若此事能成,或有機會從中截斷聯軍……”
聽聞此言,司馬錯微微皺了皺眉。
在這位老將看來,此刻白起反攻蒙仲的道中魏營,純粹就是意氣之爭。
要知道蒙仲手中有三座軍營,竇興的北山魏營可以說是無足輕重,但魏青的南山魏營以及蒙仲的道中魏營,卻是相互依存扼守了要道,白起的想法是不錯,可問題是,單單攻陷道中魏營,並不能截斷諸國聯軍,除非白起連南山魏營也一同攻陷,但,有這麼簡單麼?
不過,考慮到白起此刻正在氣頭上,司馬錯也不想因此與白起產生什麼矛盾,反正在他看來,白起縱使再憤怒,仍然會冷靜地做出判斷,不至於怒火攻心而做出令事態更加不利的事。
果然,僅僅一個時辰之後,白起便放棄了進攻道中魏營的想法。
原因很簡單,因為就當白起殺氣騰騰地率領軍隊殺到道中魏營前時,道中魏營竟然出現了奉陽君李兌、韓國大司馬暴鳶的旗幟。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蒙仲早料到他白起會趁機攻打他道中魏營,提前將李兌、暴鳶二人麾下的軍隊了營內,如此一來,就不存在道中魏營兵力空虛這回事。
“蒙——仲——”
在看到那些旗幟後,白起恨地咬牙切齒。
雖然他也知道,就算他傾儘兵力攻陷了蒙仲的道中魏營,其實也無法扭轉目前對他秦軍大為不利的戰事走向,充其量就是讓他借機擊退蒙仲一回,趁機燒掉蒙仲軍這些日子打造的樓車與拋石車罷了,然而令他氣憤的是,蒙仲連這麼點要求都不滿足他,提前請來了李兌與暴鳶二人的軍隊,逼得他不敢輕舉妄動。
“撤!”
懷著憤怒且無奈的情緒,白起隻能放棄,繼而率領大軍支援門水上遊,希望能在門水上遊阻擋諸國聯軍的攻勢。
大股秦軍殺到營前卻又退走的事,當然瞞不過道中魏營的士卒們,後者立刻向蒙仲稟報此事。
正如白起所猜測的那樣,昨日,在蒙仲決定當晚發動對門水秦營的偷襲時,他就派人向駐軍於三門峽一帶的李兌、暴鳶二人懇請支援。
且按照蒙仲的意思,李兌派趙國騎兵兼程趕到,將他還有暴鳶的將旗帶到了這邊,以至於白起被驚退。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這倒也不算誆騙白起,畢竟縱使派出了晉鄙、魏青、廉頗三將,但此地仍有竇興、樂進以及他們麾下約兩萬餘魏軍在,倒也並非沒有抵擋之力,更何況李兌、暴鳶二人確實率領大軍正從三門峽趕往這邊。
說到底,蒙仲隻是不希望與憤怒的白起爆發一場無謂的廝殺而已,畢竟自他聯軍拿下門水秦營之後,這場仗的重心就已經不在函穀關這邊,而是在門水上遊。
待等李兌、暴鳶二人率領大軍抵達此地後,他蒙仲將率領麾下軍隊前往門水上遊,與白起隔岸對峙。
白起不是一直希望他蒙仲前往門水上遊那一帶麼?
這一次,蒙仲決定滿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