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魏冉用話擠兌自己,蒙仲平靜地回答道:“作為宋人,在下很感激貴國當年對宋國的義助,倘若日後貴國有什麼不涉及到魏國利害的懇求,在下定會酌情給予援手。但今日,在下作為魏國的將領,卻不能因私廢公,辜負魏王、辜負魏國臣民對在下的信任,希望穰侯能給予諒解。”
『這個蒙仲……』
“嗬嗬。”魏冉笑了笑,微微點了點頭,看似接受了蒙仲的解釋。
但其實心底裡嘛……
嘿,不涉及魏國利益?
魏國作為秦國踏足中原的最大障礙,隻要是秦國向中原進兵,怎麼可能繞得開魏國?
所以說,蒙仲這承諾就跟沒說一樣。
但魏冉還是姑且裝作信了,畢竟,說不定日後真有借助蒙仲之力的時候呢?凡事還是莫要說絕,畢竟世事難料。
而此時,蒙仲也已提出了他的條件:要求秦國割讓包括合陽、元裡、臨晉、大荔在內的河西六座城池,初步估算,大概是一塊近兩百裡方圓的土地。
不得不說,在獅子大開口這方麵,蒙仲毫不遜色暴鳶。
但出奇地是,此刻魏冉心中卻並無惱怒之意,為何?因為對方有資格開這個口啊!
聯軍迄今為止的戰果,保守點說,蒙仲一人要占八九成;而誇張點說嘛,他秦國這次完全就是敗在了蒙仲與他麾下的五國聯軍手中——不錯,在魏冉看來,就算沒有李兌、暴鳶、田觸、樂毅四人,蒙仲同樣可以辦得到,隻要他能完全掌控其麾下的二十餘萬聯軍。
甚至於,得虧聯軍中有李兌、田觸、樂毅這些人在,否則倘若蒙仲獨自率領二十餘萬聽命於他的軍隊,搞不好這廝已經攻破他秦國的鹹陽了,哪裡還有什麼議和的可能?
“嗬嗬嗬,郾城君還真是對魏王忠心耿耿,絲毫不肯顧念舊日恩情……”
輕笑著搖了搖頭,魏冉轉頭看向田觸與樂毅二人,笑著問道:“兩位呢?”
不得不說,其實此刻帳內心情最複雜的,就得數田觸了。
倘若說現如今,暴鳶與蒙仲是‘主戰派’,最希望的就是繼續討伐秦國,而李兌則是‘主和派’,希望早日與秦國言和,不願再作為魏韓兩國削弱秦國的幫手,那麼,田觸其實就是‘恨不得秦國與魏韓兩國打出腦漿子派’。
或許連李兌都看錯了,李兌以為田觸會支持他與秦國言和,但實際上,田觸其實更傾向於支持蒙仲。
看看這幾日田觸的舉動就知道了:當蒙仲擺出一副作勢欲進攻櫟陽,繼而威脅鹹陽的架勢時,田觸在乾什麼?他把麾下所有的軍隊都駐紮到了鄭縣,好幾次隱晦提醒蒙仲順勢奪取櫟陽,隻不過蒙仲認為很難在入冬前攻陷櫟陽,因此拒絕繼續進兵罷了。
這即是近端時間魏韓齊燕四軍都駐紮在鄭縣、隻有趙軍駐紮在陰晉的原因,也是方才李兌道出魏冉的來意後,田觸也沒有出言接話的原因。
他,其實並不支持與秦國言和,他希望這場仗繼續打下去,最好打到秦國與三晉兩敗俱傷。
對此他唯一的幾絲顧慮,也隻是秦國暫時還未表現出強國應有的實力,居然被蒙仲死死壓製,以至於田觸心中也稍稍有些擔心,擔心秦國會不會被蒙仲打得一蹶不振——跟李兌的顧慮一樣,若秦國衰弱而魏國順勢崛起,這對於齊國可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以上這些原因,田觸這會兒也在糾結,糾結於到底該怎麼做。
正因為心中糾結,當魏冉開口問他的時候,田觸心裡其實也沒底,他先是大義凜然地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然後又說要請示國內,就連魏冉都沒猜到田觸真正的意圖,以至於對田觸暗自鄙夷。
然而是樂毅提出的條件,讓魏冉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這位與蒙仲年紀相仿的燕國大司馬。
樂毅提出的條件是這樣的,他既不要秦國的土地,也不要秦國的財富,隻要求秦國能派一批各色各樣的匠人到燕國。
當時除了田觸,其實其餘眾人都若有所思得看了幾眼樂毅,但誰也沒有在意。
畢竟,雖然燕王職“千金買馬骨”的典故已經傳遍了整個中原,既使得天下不得誌的人才紛紛湧向燕國,也使得諸國或多或少了解了這位燕王的壯誌野心,但總得來說,燕國現如今還是太弱了,除了魯國、衛國等幾個弱小國家外,就屬燕國最弱,因此各國自認為也沒什麼好提防的。
現如今最具威脅的,還得是魏國!
擁有蒙仲的魏國!
蒙仲的存在,已讓秦國對魏國忌憚三分,也讓趙國對魏國嫉恨三分——明明蒙仲最開始是在趙國出仕的……咳!
想了想,魏冉故作為難地說道:“奉陽君、觸子、樂大司馬三位提出的條件,我大秦都能滿足,至於暴大將軍與郾城君提出的條件……恕在下直言,實在是過於苛刻了。”
說著,他轉頭看向蒙仲,誠懇說道:“倘若郾城君僅僅隻是索要臨晉,在下還是做主,將那方圓幾十裡割讓給貴國,但郾城君卻要我大秦一口氣割讓兩百餘裡,郾城君難道就不覺得欺人太甚麼?”
聽到魏冉的話,蒙仲也不裝腔作勢的恐嚇,畢竟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嘛,最終還是會以相互妥協退讓而告終,他雖然提出了割讓兩百餘裡地的條件,但其實他也知道,最終商議的結果,可能也就是幾十裡地,撐死百裡。
對於這種相互扯皮,那就要看誰更有耐心。
相比之下,蒙仲更在意魏冉還有沒有彆的企圖——說實話,哪怕乍看將秦國逼到了絕境,但他還是不相信秦國會如此聽話地乖乖就範,換做是他,他也不會願意忍受恥辱將本國的土地與城池割讓給他國啊。
今日魏冉這般低聲下氣地態度,說實話,反而讓蒙仲愈發警惕。
最終,以魏冉希望派人送信至鹹陽讓秦王稷定奪的回應,結束了當日的商議。
當然,儘管這一次的商議過程並不是很順利,但魏冉還是願意先把陰晉交割給聯軍,以證明他秦國的誠意。
而事實證明,魏冉確實言出必踐,次日,在李兌、魏冉、暴鳶、蒙仲等人的親眼見證下,華陽君羋戎率領著秦軍從陰晉城撤退,徐徐向西而去——當時,蒙仲派隨行的近衛去跟了一段,方才得知華陽君羋戎的軍隊撤過了渭水,看樣子是投奔重泉、櫟陽一帶去了。
待秦軍從陰晉撤走後,趙將趙希便率領趙軍入駐了陰晉,陰晉最終落入聯軍手中。
瞧準四下無人注意的時候,暴鳶偷偷對蒙仲說道:“這個魏冉,狡猾地很啊。”
“唔。”蒙仲微微點了點頭。
可不是狡猾麼!
要知道,就憑華陽君羋戎的那幾萬軍隊,根本不足以扭轉局勢,充其量就是釘死在晉陰,讓聯軍的運糧變得困難而已,但聯軍可以通過進逼鹹陽叫羋戎不得不回援鹹陽,說白了,陰晉遲早會落入聯軍的手中。
而魏冉在看出這一點後,將終究會落入聯軍手中的陰晉主動交給聯軍,借此表明秦國的“誠意”,這豈非就是狡猾麼?
而往深了說,魏冉的狡猾不僅如此,比如說,他將晉陰交給聯軍的做法,成功地激起了李兌希望與秦國言和的心思——前段時間,李兌擔心入冬後秦軍會趁機進攻他聯軍,可如今陰晉在手,李兌自然就不擔心了,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不會再幫助暴鳶與蒙仲繼續討伐秦國。
從今日商議時李兌與魏冉那些細微的眼神交流蒙仲就不難看出,李兌與魏冉可能確實已經達成了協議。
除此之外,華陽君羋戎退守櫟陽、重泉,也是變相地增大了蒙仲進攻河西之地的難度。
眼下,西側的驪邑有白起鎮守,北邊的櫟陽有華陽君羋戎坐鎮,從鄭縣通往鹹陽的兩條路,恰恰好都被堵死了。
這讓蒙仲意識到了一件事:想讓要秦國就範,乖乖答應他魏韓兩國的條件,怕是沒有那麼容易。
“先……按兵不動,看看那魏冉究竟想做什麼,反正,你我也需要時間等公孫軍將率軍來到這邊……”
在返回鄭縣的途中,蒙仲對暴鳶說道。
他口中的公孫軍將,即河東守公孫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