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就跟趙主父喜愛公子趙章一個道理,隻因為公子趙章勇武,酷似年輕時的他,而太子戴武嘛,雖然相貌上與宋王偃非常相似,但言行舉止,與宋王偃卻是截然不同。
坐在王座下的坐席上,太子戴武看了一眼殿內的這幾位,正色說道:“雖並未名言,但父王的暫離,意味著他將國家大事托付於我,戴武於外數月,對當前的狀況並無過多了解……”
聽到這話,惠盎點點頭說道:“戰爭的事,就由戴不勝司馬代為講解吧。”
戴武點點頭,轉頭看向戴不勝。
見此,戴不勝朝著太子戴武以及在場諸人抱了抱拳,旋即沉聲說道:“殿下,當前的戰況,其實我宋國極其不利。在太子遭……唔,遭流放後,郯城的軍隊士氣大降,雖老臣拚死阻擋,但仍無法阻擋齊軍攻破郯城。……齊軍攻破郯城後,兵分兩路,一路取逼陽,一路取邳縣。因太子遭流放,軍中士卒士氣全無,導致逼陽、邳縣在短時間內雙雙淪陷。隨後,邳縣的齊軍又攻占了呂邑,與駐紮逼陽的齊軍聯手對彭城展開攻勢……”
他講述戰況時,他時而看向太子戴武,時而看向蒙仲,顯然他如此詳細的講述,也是說給蒙仲聽的,好讓蒙仲對當前的戰況有所了解。
聽到郯城、逼陽、邳縣三地儘皆淪陷,彆說太子戴武,就連蒙仲亦皺起了眉頭。
要知道這三座城池,是宋國東部非常重要的三個‘中樞’,輻射著周邊其餘大大小小的縣城與城邑,尤其是郯城與邳縣,宋國失去了這兩座城池,就很難再向北、向東取得什麼進展。
相比之下,邳縣還好,這座城池是宋王偃為了日後攻略吳越之地而建設的,但郯城,齊軍攻占了這座城池,就能有效地遏製宋國對齊國發動反攻,可以有效地杜絕第一次宋齊之戰時,宋國秘密派兵潛入齊國腹地的奇兵襲擊。
“……鑒於前一陣子大王下令在彭城鞏固防禦,目前我彭城暫時無憂,但齊軍見難以攻克彭城,他們便決定孤立彭城。西南的留邑、南側的菑丘,如今分彆遭到齊軍的攻勢,一旦這兩地淪陷,我彭城便會受到齊軍三麵包夾……”戴不勝繼續講述著。
太子戴武點點頭,繼而看了一眼蒙仲,見後者正皺著眉頭好似在思考著什麼,便也沒有打攪,自顧自說道:“在返回彭城的途中,我與蒙卿有過一些交談,據蒙卿所言,現如今秦、魏、韓、趙、燕五國,正在籌謀聯合攻打齊國的事宜,雖然這五國聯軍此次的目的是攻打齊國本土,但也能間接地幫助我宋國……”
在場幾人當中,其實就隻有薛居州不太清楚五國正準備聯合伐齊這件事,聞言麵露喜色,問道:“不知五國聯合幾時發兵攻打齊國?”
“這個……”戴武看了一眼蒙仲,說道:“這件事,還是由蒙卿親自來講述吧。”
聽到這話,蒙仲點頭說道:“此次五國伐齊,是由秦國發起,算算日子,差不多眼下各國已派人前往趙國的邯鄲,一方麵迫使趙國與齊國劃清界限,加入到討伐齊國的行列;一方麵則商議聯合伐齊的具體策略……倘若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次五國聯軍會先在趙國聚集,然後至高唐、平原一帶,渡過大河,直擊山東……我不清楚目前齊國是否已經得悉這件事,倘若齊國已得悉了此事,那麼或許就會從宋國撤並,布防於大河與濟水之間,想來到時候的戰場,應該也會這一帶。……但就戴司馬所說的情況來看,似乎齊國還未得知這件事。”
“你說,要透露給齊國麼?”戴不勝問蒙仲道:“眼下我宋國的壓力很大,倘若能設法叫齊國分心……但這樣一來,到時候五國聯軍或許就會遇到更大的阻力。”
蒙仲想了想,說道:“這個想法倒是可以,畢竟五國聯軍還未集結,眼下讓齊國得知這件事,能有效延緩齊軍的攻勢,再者,我也不認為齊國能有辦法勸阻五國停止討伐它齊國,隻不過,齊國原本就有許多細作分布在各國,可能這些細作尚未來得及將消息送回齊國罷了……因此,倒也沒有必要刻意將這個消息透露了齊國,免得五國產生什麼誤會,以為宋國利用他們雲雲……”
“唔。”戴不勝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見此,太子戴武便問蒙仲道:“那麼依蒙卿之見,眼下這場仗我國該如何應對呢?”
蒙仲想了想說道:“暫時還是以防守為主吧,向留邑、菑丘兩地增兵,防止那兩地被齊軍攻破……事實上,齊國這次注定敗北,說不定連國家都會被各國劃分,但問題就在於齊軍現如今並不清楚這件事,因此依舊在對宋國發動進攻……基於這一點,宋國當以防守為主,儘可能地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倘若齊軍執意要拿下留邑、菑丘兩地,那就儘可能地撤走當地的軍民,將那兩座空城交給齊軍也不是不可以……總而言之,保存兵力,待齊軍因五國聯軍入侵而敗北時,再趁機殺出,非但可以以極小的代價收複失地,說不定還能分一杯羹……”
他的話,符合他一貫的觀點:如果隻是拖著就注定能打贏,那就沒有必要付出更多的犧牲。
可能是聽到了蒙仲最後一句話,戴武驚訝地問道:“蒙卿的意思是,我宋國可以參與劃分齊國?這樣不會遭到五國的不滿麼?”
蒙仲笑了笑說道:“嚴格來說,其實就隻有魏、趙、燕三國參與劃分宋國,唔,可能到最後隻有魏燕兩國,魏國這次的目標是東郡,也就是大河中遊那一塊……”
“是翟章跟你說的?”惠盎驚訝的問道。
他知道魏國的大司馬翟章與他義弟蒙仲關係很好,且翟章也準備讓蒙仲接替他的位置。
然而,蒙仲的回答卻出乎他的意料:“不,因為是我製定的。”
“……”
戴武、惠盎、戴不勝、薛居州四人震撼地睜大了眼睛。
雖說他們都知道蒙仲目前在魏國的地位很高,但也萬萬沒有想到蒙仲居然已經可以拍板這等大事。
半晌後,戴不勝才眨眨眼睛問道:“簡而言之,我宋國參與瓜分齊國,並不會遭到各國的不滿咯?”
蒙仲笑了笑,說道:“是的。……因為某些原因,我建議魏國隻取東郡。燕國那邊,樂毅……樂毅你們都知道吧,他如今是燕國的大司馬,與我不同,他想一口吞掉齊國,但我覺得他很難成功。前一陣子我與樂毅說起此事時,他其實非常傾向於宋國能吞並一部分齊國的國土,我聽他的意思,似乎是不想讓趙國占利……”
“為何?”戴不勝驚訝問道。
聽聞此言,惠盎捋了捋胡須平靜地說道:“因為趙國與燕國相鄰,齊國覆亡之後,趙國就成為了燕國最大的威脅,樂毅這是在提前防備。”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看了一眼蒙仲。
蒙仲也好、樂毅也罷,誰能想到這兩個年輕人,居然已能對整個中原的局勢做出改變呢?
……看來,確實得跟阿仲好好談談了。
惠盎暗暗想著,決定今晚就與蒙仲好好談一談,履行宋王偃離走前對他的囑托。
他也認為,這件事對宋國至關重要,不亞於迎回太子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