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體育課沒什麼安排,老師帶大家跑兩圈鍛煉一下,剩下的時間就全是自由活動。
一到自由活動時間,許多喜歡打籃球的男女生就集中在了籃球場,也有三三兩兩的人去打乒乓球。
而沒有這些活動的人,就隻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操場上走走,或者找個陰涼處聊天。
活動和朋友都沒有的,就隻能充當會移動的假眼,到處隱身了。
顧千川還是一如既往的去倉庫裡拿了個足球,然後來到熟悉的綠茵場地。
熱身、顛球,練習射門。
其實顧千川跟足球之間的淵源還挺幽默的。
小時候顧千川吃得好,很能長身體,上小學的時候他就是班裡最高的,現在身高都185了。
以前顧千川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他這身高適合打籃球,不去打籃球可惜了。
老師喜歡說這句話,同學喜歡說這句話,就連親戚朋友和爹媽都說這句話。
硬生生給小時候還算聽話的顧千川聽出了逆反心理。
憑什麼長得高就要去打籃球?爺今天偏偏要跟全世界對著乾,踢足球去!
後來小學舉辦一個6人半場製的足球運動會,顧千川作為前鋒帶領班隊殺進決賽,猛猛灌了對麵三個球,一波帽子戲法拿到了冠軍和MVP。
在此過程中,顧千川也逐漸愛上了足球,甚至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定個鬨鐘,半夜起床看歐冠。
他喜歡足球,不僅是喜歡看球賽,感受球迷的熱情,同時也喜歡在綠茵場上踢球。
即便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踢足球的同伴越來越少,他也沒有屈服。
一次兒時的叛逆,成為了顧千川這兩輩子堅持過最長久的事。
顧千川在綠茵場上揮灑汗水的時候,蘇沁雪就坐在離他不遠的主席台右側台階上,手裡還拿著一本英語試題。
隻有在每周僅一節的體育課上,少女會暫時放下手中的習題,看看前方練習射門的少年。
陽光灑在空曠的足球場上,給這片綠茵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微風輕輕拂過,給這個炎炎夏日帶了一絲涼意,也夾雜著泥土與青草的清新氣息。
在與旁邊喧鬨的籃球場形成鮮明對比的綠茵球場上,少年獨自顛球的背影,顯得格外孤獨而堅定。
少年穿著校服,汗水已經浸濕了他的後背,但那雙眼睛卻閃爍著不滅的熱情與決心。
他的腳下,一個黑白相間的足球仿佛有了生命,隨著他輕巧的腳步靈活跳躍。
少年深吸一口氣,調整好自己的位置,雙眼緊盯著球門左上角,那是他為自己設定的目標點。
“呼!”隨著一聲低沉而有力的助跑,他的身影瞬間加速,腳下的足球仿佛被賦予了魔法,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直奔球門死角而去。
“砰!”一聲清脆的撞擊聲響起,足球狠狠地撞在球網上,網繩隨之劇烈抖動,仿佛也在為這次精準的射門喝彩。
少年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那是對自己努力的認可,也是對足球這項運動無儘的熱愛。
他沒有停下腳步,立即轉身,再次撿起球,準備下一次的挑戰。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少年不知疲倦地重複著射門的動作。
在這片屬於他一個人的舞台上,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是是他與世界對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