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外地打工。
他們家所在的那個村莊,受災特彆嚴重,當時爺爺奶奶正在喂豬,沒能跑出來。
很多人覺得記者的采訪水平有問題。
其實也不能怪記者。
如今災區的百姓心情壓抑,全國人民內心悲痛,作為新聞工作者,要用一些故事引導大家積極樂觀。
女記者也就二十來歲,這幾天見過堆積如山的屍體。
此次救災的經曆,對她而言,也是難以忘記的夢魘。
餘林棟對骨科有了新的看法。
骨科手術在外科當中屬於相對粗糙的學科,甚至被譽為木匠活,從工具就能看出來了,鑿斧鋸一應俱全。
尤其是在災情到來的時候,大部分都會以救命為原則,至於處理手段不會那麼細致。
但,從天華來的趙醫生不一樣。
他的手術做得非常的用心。
倘若有能接上的可能,他都會想儘辦法續接。
當然,也會遇到沒辦法的。
這個時候他會同樣下工夫,截肢手術會做得特彆的謹慎。
如此,對後期的康複以及安裝假肢都有益處。
儘管外麵將趙原妙手回春,斷肢續接傳得神乎其神。
其實手術室內的氣氛一直很壓抑,連續做了幾十台手術,真正能續接的,也就那麼幾個,大部分都隻能采取截肢處理。
趙原也想有點石成金的超能力。
但他是一個普通人,有點外科經驗的普通人。
不過,媒體在對外宣傳的時候,肯定隻說好消息。
就像醫學論文上的案例,大部分會以成功的手術作為切入點。
這是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
在處理地震導致的病人時,有普外經驗的秦怡要比江靜表現得更加優秀。
彆看秦怡的身材不算高大,但力氣可不小,骨科工具用得十分麻溜。
江靜對秦怡暗自欽佩,難怪之前她一直說自己細胳膊細腿,要努力加強鍛煉身體。
秦怡雖然是女性,但在手術室裡一點不比自己這個老爺們弱。
趙原趁著江靜和秦怡配合的時候,趕緊去吃點飯。
對趙醫生而言,長時間保持注意力沒啥問題,關鍵是不能挨餓,一旦肚子咕咕叫,水平會直接下降。
張欽墨知道師父的習慣,給趙原裝了三人份的飯。
趙原狼吞虎咽朝嘴裡扒飯的樣子,跟方才手術台上的精致瀟灑判若兩人。
“師父,喝點水嗎?”張欽墨擰開了礦泉水瓶蓋,好心地問道。
趙原搖頭拒絕。
三盒飯大概能吃個七成飽!
水喝多了,就得上廁所。
在自家醫院可以穿紙尿褲,但這裡情況特殊,大部分資源不缺,但紙尿褲是真的缺!
餘林棟看到趙原吃飯吃得那麼香,心裡暗自佩服。
換成自己,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很難有這麼好的食欲。
不過,對於優秀的外科醫生,吃好喝好睡好,也是一種超乎常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