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看到在這一幕,忍不住揮舞了一下拳頭。
這台手術看起來有驚無險,其實是功夫在詩外,趙原在做手術之前進行過多次模擬練習,不斷地打磨細節,才能達到幾乎完美的效果。
“刀客特趙,這台手術做得太漂亮了,有很多細節我想不明白,機械臂進入顱內之後,為什麼從右側進入?右側布滿了細微血管,雖然出血很少,但還是存在風險。”穆勒教授的提問帶著困惑誠心求教,並不是惡意挑刺。
“從右側進入是為了避開左側的神經叢。神經叢和血管的修複速度不一樣。血管受損,出血之後,我做了止血。在手術最後,也進行縫合鏈接,大約一周血管就會和健康人的一樣,但神經叢想要恢複的話,需要兩到三年。”穆勒聽到趙原的解釋,眼中露出豁然開朗之色,神經外科醫生最難做的是取舍,在分析得失後,爭取最小的損失贏得最好的結果。
“原來是這樣啊!”穆勒教授眼中的敬重又增添幾分。
趙原說得輕描淡寫,但真正做決策的時候,需要膽量和技術。
當時血管破裂的時候,穆勒教授被嚇了一跳。
但趙原迅速做了處理,所以失血量微乎其微,眾人隨後就忽視了那個細節。
趙原在手術室的洗澡間衝洗了一下,來到外麵,發現來了很多記者。
有一個東方麵孔的女記者拚命地擠到最前麵,將話筒遞到趙原的嘴邊。
她說的是漢語。
“趙院士,您好,我是《歐洲僑報》的記者,想問您幾個問題!”
趙原聽說過這家報紙,是歐洲讀者群龐大的華文媒體,覆蓋歐洲所有國家,讀者都是華僑。
趙原輕聲道,“請提問!”
“有人表示,你此次來歐洲參與個人巡診,是為了展現華國醫生的水平。您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趙原暗忖記者還真不怕事大,“我來歐洲巡診,主要是為了應對彆人對我的質疑。國內有一種聲音,認為我是泥腿子,沒有出國進修深造,卻拿到了院士身份。久而久之,我對外麵的世界也產生好奇。所以決心才出來看一看。我代表不了華國醫生的所有水平,但我會做好每一台手術,絕不給華國醫生抹黑。”
麵對趙原的沉穩的回答,記者心中暗自欽佩,繼續問道,
“剛剛您完成了一台高難度的神經外科手術,有人認為您這是在為今年的諾獎做鋪墊。您是如何看待這個結論?”
趙原笑著說,“諾獎的確是很多外科醫生夢寐以求的榮譽,但你應該知道,臨床醫學近幾十年來從未獲得這個獎項,所以我並沒有信心。我此次來歐洲舉辦個人巡診,主要是為了推廣機器人醫學。當然,如果能因此得到諾獎評委的關注,那是我的榮幸!”
記者還想提問,被同行擠開。
趙原沒有回應後麵上來的記者,對方用的是德語提問,他揮手作彆。
醫院的保安出動,將趙原圍在中間,在人群中分開一條道,趙原跟在保安的身後,微笑麵對記者,朝醫院門口走去。
趙原回到酒店,未過多久接到鹿嘉俊的電話。
“趙院士,辛苦你了。手術做得太棒了。”
鹿嘉俊眼中滿是興奮之色,這台手術是他促成的,手術如果失敗了,他的壓力會很大。
手術如今成功,他算是豁然輕鬆。
對鹿嘉俊而言,救治了老會長,意味著他對商會作出巨大的貢獻。一方麵償還了當年老會長提攜的恩情,另一方麵也鞏固了他的位置。
“不用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
趙原能感受到鹿嘉俊的態度明顯有所變化。
來歐洲巡診,為了看看外麵的世界,也為了多接觸、拓展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