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前往病房內,與巡診病人見麵。
經過全麵檢查之後,他發現病人的體征出現變化,不適合在規定時間手術,於是下達推遲兩天手術的指令。
趙原在擬定個人巡診手術的計劃時就考慮到這點,所以行程中會有兩天時間的調整期。
基耶薩對趙原的嚴謹感到驚訝,因為按照他的理解,儘管病人的體征數據掉了不少,但還是可以做手術的。
以前看過趙原做過不少禁區手術,病人的體征不適合手術,他依然冒險去做。
但事實上,那些都是迫不得已所做的特例。
百分之九十九的手術都不要去觸碰禁區。
被列為禁區都是用人命堆出來的經驗。
兩天空窗期,趙原沒閒著,除了模擬手術之外,還幫醫院做了一些手術,練手、保持狀態。
兩天後,在團隊的努力下,病人的體征終於符合手術標準。
手術在上午十點開始,當病人被送到手術台上,觀摩區突然多出了幾人,從馬爾蒂尼與他們對話的態度來看,身份很特殊。
旁邊的人議論紛紛。
“這幾個人是誰啊?讓院長親自陪同。”
“一個是福萊教授,還有一個是斯塔姆教授。”
“另外兩個人也是醫學界的名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諾貝爾醫學獎評審委員會的成員。”
“聽說刀客特趙,是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候選人。”
“之前他的呼聲很低,畢竟這麼多年沒人能從臨床醫學這個路線拿到大獎。”
“能靠臨床醫學進入複審,已經很厲害了。”
斯塔姆教授在其中身份最為尊貴,他對趙原的研究方向持有審慎態度。
這幾年他的團隊,主要從生物免疫組織方向解決腫瘤的問題,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一個小時後,氣密鉛門打開。
趙原走了出來。
手術做得很順利,從頭到尾沒有出現一絲波瀾。
斯塔姆的眼睛始終停留在屏幕上最後一幀影像。
他眼中露出凝重之色,朝手術室方向走去,他急切地想跟趙原交流,在手術當中的一些疑問。
斯塔姆雖然是生物免疫學專家,但曾經也是一個優秀的外科醫生。
趙原在福萊教授的引薦下,認識了斯塔姆教授。
斯塔姆教授誠懇地說道,“我想跟你探討一下方才的手術,可以嗎?”
趙原發現這個老頭很奇怪,但眼神炙熱,“求之不得,還請您提出寶貴的意見。”
“你是如何避免機械臂進入人體後,器械對人體血管湍流產生的影響。”
一聽問題就知道對方很專業。
張欽墨和秦怡對視,顯然有點懵。
趙原稍作思考,回應,“每個人的解剖結構不一樣,這個部分需要外科醫生的經驗判斷,所以沒有結論,但我對這名病人的情況是這麼理解的,他的血管湍流速度在手術三分二十秒的時候會有個高峰,隻要避開那個階段,其他時間不會對手術產生太大的影響。”
斯塔姆對趙原的回答滿意,隨後和趙原溝通了兩個小時。
手術隻做了一個小時,但複盤卻用了雙倍的時間。
雖然斯塔姆一開始的口氣有些居高臨下,但對著與趙原的接觸,意識到趙原的地位來自實力。
趙原跟斯塔姆也是越聊越投契。
彆看老頭八十幾歲,研究生物免疫學,但思維活躍、目光犀利,角度刁鑽。
問的問題,均是巨匠級彆與巔峰級彆境界間的細微差彆。
歐洲不愧是現代醫學的發源地,臥虎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