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他一定會找一個隱秘之地,做出突破。
包括凝練完美根基,開始換血,驅除胭脂紅蠱毒,覺醒紫元龍體,轉修赤龍都天秘典等。
整個過程極為複雜,凶險,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喪命,說是步步驚心也不為過。
所以,他才希望儘可能增強自己成功的勝算,包括集齊五種屬性靈物,奪得血魄珠,不斷的紮實根基,磨礪並精純內息等。
其實孟昭也不是不可以拖延等待,以孟家的潛在勢力,南安找不到,彆的郡城未必沒有結果,隻要耐心,總會有收獲。
直到找到最後一件土屬靈物,再去突破,才會更有把握。
然而對孟昭來說,這種拖延和等待沒有必要,甚至是必須摒棄的。
原因有一些,主要在三個方麵。
第一,人身不論是**,精神,還是內息,都不可能時時刻刻維持在一個恒定不變的狀態。
人是永遠在變化的,如流動的水,無常形,無常態。
如果在五天之後他沒有突破,而是拖延等待,度過這個時間點,那麼這個他精心計算當中的最巔峰的狀態,將會很快錯過,並很難再有這種機會。
那是一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感覺,孟昭絕不可以錯過。
第二,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要得就是一種勇猛精進,打破一切的強橫精神。
武道雖重內氣,招法,但同樣側重於武者的意誌。
是平庸,還是天才,往往是由體質決定。
但是普通天才,還是絕世天驕,往往是由心決定的。
沒有了那股精氣神,再強大的力量,也隻是浮雲,不為他所取。
最後,就是孟昭對自身武道的一種考量和磨礪。
有一些理論認為,武者就像是生鐵,是需要經曆不斷的錘煉,鍛打,烈火焚燒,才能成材。
換言之,安穩環境下的武者,很難有大成就。
這種理論認知不一定全對,但有相應的道理。
因為隻有麵臨危機,麵對險境,才能大幅度刺激人體潛能,讓人進行一些在平常鍛煉下,很難達到的提升。
孟昭現在就很少遇到危險,真正出手對敵的情形也是少之又少,即便練武,對手也往往是四周的空氣,搬來的石頭,死氣沉沉。
讓他空有一身強大武學,而無用武之地。
這是客觀因素和條件造成的。
旁人要打生打死,因為要奮進,因為無可奈何,不拚不行,真當都是瘋子,找刺激嗎?
而他有太多的高手保護,可用,更有孟家為後盾,自然不用以身犯險。
所以,這次突破,也被他認為是一次難得的磨礪自己的機會。
勝算足夠大,危險被他視作磨礪自己的對手。
如此盤算下來,他又顧忌什麼?
那土屬靈物,有則最好,沒有也隻是少了些底牌,不會有決定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