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令狐銳此人雖有知兵練兵之能,可在為人處世上,卻耿直的緊,您不要怪罪於他,改日我會對其提點一二。”
卻是怕令狐銳遲遲沒有表態投誠,孟昭對其生出惡感,於未來前程不利。
孟昭倒沒有那麼小心眼,他連敵人都能原諒,對手也敢用,如何會對一個於自己有大功之人苛求?
況且,令狐銳正是因為心思簡單,習性耿直,才受他看重,才敢托付大事。
若是其和竇曦一樣,心有玲瓏,難以測度,又有練兵治軍之能,反而讓他坐立難安,不敢放心。
“好了,我知道,不會怪罪他的。
令狐銳那裡,你要多多提點,不求和你一樣,至少不能生出齷齪,要他把所有心思,放在軍中,其他的不要理會。
此外,咱們現在要做的,是趕緊將這三百九十七人,儘數處理好。
該殺的殺,該放的放,該升的升,一個不許遺漏。
還有,務必從這些人口中,敲出更多有關嘯風堂的消息。
好的,壞的,隻要是隱秘的,都要,補充到咱們的信息庫當中。
再給他們每人一個投名狀,細數嘯風堂,張智衝的罪名,讓他們著名其上,不簽名的,就按手印,甚至要他們自己寫一封控訴信。”
“如果他們不會寫,竇曦,你親自動筆,或是叫高嶽來寫,他有如椽之筆,筆墨功夫精深,更能引人共鳴。
同時,你們要密切關注此事在軍中影響,但有鼓噪,散播謠言者,立刻拿下,查探其目的所在,該殺殺,絕不可婦人之仁。”
一番話,孟昭斬釘截鐵,毫無心軟,更無猶豫。
都到了這個時候,可以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然就白費那麼多功夫了。
要動嘯風堂,不是簡單的事,前綴很多,事先準備更不能少,這些隻能算其中一項。
處理好此事後,孟昭還得趕緊去延平郡王府,找北堂赫調度協作此事,時間緊,任務重。
攻滅嘯風堂,單獨孟家就足以做到,更不要說,要出動大軍,以血磨礪軍陣。
可,城中的風向,卻不能調轉指向孟昭。
所以,他需要隊友,需要幫手,甚至是一些勢力搖旗呐喊,為他聲援,正名。
隻要絕大部分勢力都默認了他這麼做,結局就是注定。
因為這是一次根本不對等的屠殺,屠戮。
竇曦,韓普自然清楚孟昭於此事的關注,更曉得利害關係,麵色沉凝,重重點頭。
他們兩個需要親自審訊,一個個小心應對,不可假手於他人。
這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量,有的忙活了。
至於孟川,雖有疑問,卻沉默的立在孟昭身後,一言不發,安心做好自己作為親軍該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