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單讓他對洪夫人有愛,也有愧,甚至不止一次想過,當初洪夫人就算清白之身沒有保住,他也不會介意這些,仍會一心一意的對待她。
所以,像是這等為了治療傷勢而進行的權宜之計,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孟昭此時也才想到
這茬,實在是沒想到,有人在生死麵前,竟然因為這等原因而選死棄生。
不能說這女人蠢,隻能說是癡,執。
不過,這倒的確是個難題,想了想,便道,
「這也不是沒有法子避免難堪之事出現,洪將軍,我有一法,倒是可以用一用,既避免了和洪夫人近距離身體接觸,又能知曉其身體狀況,不知你可願意一試?」
洪天正愣了一下,隨即大喜過望,在他看來,麵前青年簡直就是一個寶藏,各種閃光之處,簡直是層出不窮,叫他疑惑,世上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
「呂將軍有什麼法子,快快講來。」
孟昭沒有直接訴說,而是道,
「不知你可聽過懸絲診脈之說?」
「懸絲診脈?倒是有所耳聞,莫非,呂將軍也懂得這般奇能異術?」
孟昭沒有正麵回應,而是給他解釋了一下懸絲診脈的真相。
懸絲診脈屬於是醫道上的一種手法,多用於男女授受不親之下,把絲線的一頭搭在女病人的手腕上,另一頭則由醫者掌握。
醫者必須憑借著從懸絲傳來的手感猜測、感覺脈象,診斷疾病。
懸絲診脈,更是那些皇朝太醫,達官貴人府上所豢養名醫所必備的技能。
畢竟那些大帝的後宮嬪妃,貴人的女眷,總不好叫一些男人近了身。
不過因為武道昌盛,真氣玄妙的關係,這一手倒也沒有那麼神奇,一者有武道修為,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另外,懸絲診脈,也僅僅隻能感覺脈相。
具體要掌握病情,推導治療方案,仍需要那些女病者的親近人,將其舌苔,麵色,二便,病症等具體情況,細微道出,再結合脈象診治。
同樣的道理,孟昭雖不能親近洪夫人,洪天正自己卻可以。
在聽到孟昭這番論述後,洪天正有些擔憂,
「可武道修行,與一般情況下的治病不同,更何況阿媛的情況更加複雜。
我倒是能將一些情況詳細探得,但具體如氣血走向,興衰,單憑言語,怎麼可能叫你知曉的一般無二?」
治病這玩意,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一點點的誤差,都可能導致最終失敗。
同樣的道理,放在武道修行上,更是金科玉律。
誠然,洪天正對洪夫人的身體狀況,諸如氣色,體力等很了解,卻不可能以口述方式,將其身體內部的血脈運行,五臟興衰,骨絡征兆,詳細道出。
這無關乎武道高低,純因為語言並不是萬能的。
就像是武道的一種境界,隻能感悟,語言,文字,描述不足萬一。
而武道真傳,也多以神韻,神念,神象等方式留下,供人自己體悟。
喜歡神話從童子功開始
紫衣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