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孟昭倒是明白了這北堂行和老道人為何會千裡迢迢的趕到犁首山,看來是對這山中的機緣有莫大了解,或許不夠詳儘,但也足以吸引他們的目光了。
他也並無意隱瞞,看著中年僧人,道,
“確有此事,這件事便是在帝禹所留下的信息當中提及,和刑天魔首有關。
根據帝禹所言,這刑天之首,乃是戰神刑天一身魔道修為精華所成,而且得天之幸,占據了魔道的一成氣運,得以和邪魔道並存至今。
當年少昊之所以隻是將此刑天之首鎮壓,而不是將其消滅,根源就在於,這刑天之首一旦被滅,魔道氣運潰散,便會形成魔染大地之局,神州都要遭受到巨大的創傷。
後來帝禹將這魔首鎮壓,並結合少昊布置,留下三世滅魔,回贈天地的局。
具體來說,便是要聚集三世至尊之力,將這刑天之首,徹底磨滅,其魔道氣運潰散,回返天地,不但有魔消道長之勢,而且對於這三世至尊,都有莫大功德可得。”
“所以,暫時來說,這犁首山內,最大的機緣造化,根本無人可得,因為沒有至尊修為,根本無法參與到這個行動當中。”
孟昭看似將整個事情都講解的清楚,實則,還是有所保留,而且是最為關鍵的信息,那就是帝碑留形。
沒有這一步,就無法使得三世至尊之力貫通,也無法結合少昊以及帝禹的布置,單憑個人,空有神魔武力,也不可能消滅刑天魔首的。
三世至尊,並非孤立,而是結合在一起的。
那帝碑,就是一條線,將三個不同時代的人,牽連在一起。
隨著孟昭的講述,那劉老道眼神也是愈發明亮,隨後禁不住一拍大腿,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就說在如今這個時代,怎麼還會有這般有功於天地的機緣可得,原來是促使魔消道長,靈機歸於天地的大事,這就說的通了。”
不單是他,就連那中年僧人也是連連點頭,暗道怪不得如此。
他修成天人武道,自是知道天人武者有多麼可怕,恐怖,更在其上的神魔道果,以及超越神魔道果的超脫至尊,簡直是無法想象的偉大,強悍。
兩個超脫至尊,竟然對付不了區區一個殘缺的頭顱,這聽起來就覺得有些假。
畢竟當初少昊直接把全盛時期的刑天腦袋都給砍下來了,武力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
但假如,這件事涉及到悠久的布局,以及所謂氣運之說,神州天地之說,就可信許多。
北堂行則是在意外之餘,又多了些驚喜,若真是如此,就說明孟昭所得並不算多,最有價值的機緣,他還沒資格入手,自己仍有機會。
而他之所以如此自信,也是源自於兩方麵。
其一,就是他對自身天賦,家世,背景的自信,畢竟旁人吹得再多,也不如自身感受來的現實,自己處在什麼位置,自己的進步如何,自己在未來的前景,沒人比自己更加了解。
其二,則是劉老道,以及這便宜師父的看好,也叫北堂行很有自信。
劉老道不說,一個老神棍,但手裡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這些年也的確幫他解決了不少麻煩。
便宜師傅就更了不得了,天人大高手,若不是自身有某種潛質,對方會巴巴的上來強硬收徒?
所以,北堂行很有自信,再多給他一些時間,他雖未必能超越孟昭,但應該也具備在這犁首山機緣中分一杯羹的資格。
他都這般想了,那中年僧人作為在“末法”時代修成天人的絕世強者,自信心當然更加充足。
旁人不了解對天地有功是個什麼狀態,他卻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