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前門樓子九丈九,四門三橋五牌樓,說的就是正陽門。
正陽門俗稱前門、前門樓子、大前門,是明清兩朝京城內城的正南門,位於四九城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最南端。
歌謠中的九丈九指的不是實際高度,而是虛數。
因為正陽門是內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專走龍車鳳輦,是皇帝、皇後出城的地方,因此規製上要高於其他八門,而九乃數之極。
所以,才有九丈九的說法,四門是指有四個門洞。
三橋並不是指三座橋,而是特指一座橋,因為這座橋是京城九門護城河中最大的一座,橋身為三拱劵結構,並且被漢白玉護欄分割成三路通道,又稱為三頭橋,居中的通道為禦道,隻有皇帝才能走。
五牌樓是指正陽橋頭的五開間牌樓,前門大街又稱之為五牌樓大街。
前門大街是京城非常著名的商業街,周邊熱鬨不已
李傑走了將近二十分鐘,路上除了公交車和吉普車就沒看到過彆的汽車,人們穿的衣服款式都很簡單,基本上隻有黑藍灰綠幾種顏色,不少人的衣服洗得都發白了,不過身上有補丁的倒是不多。
想想也正常,畢竟是京城的老百姓,生活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然有一股傲氣,隻要不是窮的吃不起飯的人,基本上不會把補丁的衣服傳出來。
原主同樣也是如此,在鄉下插隊的時候穿補丁的衣服不稀奇,因為周邊的人都這樣,一回到城裡,有補丁的衣服立馬不穿了。
年輕人好麵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家裡有補丁的衣服基本上都支援給鄉下的親戚了。
雖說這個時代大家都不富裕,但是城裡和鄉下完全不是一回事,城裡人隻要有工作,基本上不會挨餓。
鄉下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知情鬨著要返城了。
當激情消退,絕大多數插隊、支邊的年輕人都受不了那個苦。
插隊是上山下鄉的一種模式,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為了消滅‘三大差彆’,即工農差彆、城鄉差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彆。
偉人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後,大量的城市知識青年大規模得離開城市,前往最廣大的農村定居並參加勞動。
上山下鄉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農場(包括兵團、乾校),另外一種就是插隊了,與農場模式不同的是,插隊屬於集體所有製,無需政審體檢等手續,也沒有嚴格的名額限製(赴邊疆除外),顧名思義就是安插在農村生產隊,和普通社員一樣掙工分、分紅分口糧。
第(1/3)頁
第(2/3)頁
68年以前上山下鄉以農場模式為主,之後就是以插隊為主。
‘韓春明’參加上山下鄉已經是七幾年了,插隊的地方也不遠,就在房山,相比於那些支援邊疆的人,房山的條件好太多了。
而且離家又不遠,時間也不長,就兩年時間,插隊的時候基本上也沒太餓過肚子,隻是平時沒什麼油水,吃的東西也是以粗糧為主。
不過要是和城裡的生活一比,那可就苦多了,首先你在農村,就是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唯一的能用錢的地方就是糧站了,那裡隻能買糧食,其他東西一概沒有。
偶爾能從村民那裡買幾個雞蛋,或者去河裡撈幾條魚開開葷,一個月也不一定能吃上一回豬肉。
插隊兩年,‘韓春明’瘦了十幾斤,回城好幾個月了也沒養回來。
李傑一邊走著一邊欣賞著迥異於後世的街景,不一會兒,人就到了正陽門下,這個時候門前的正陽橋已經消失了。
五五年拆的,拆除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座橋影響交通,無法承受運輸壓力,不得不拆,這個時候國內也不興文物保護,畢竟還有很多人連飯都吃不飽,哪有心思去管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