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同樣的相貌,不同的家庭,其結果會完全不同。
這就是社會的多樣性。
鄭娟生的漂亮,漂亮是好事,通常情況下,漂亮都是褒義詞,但鄭家的條件,反而讓漂亮成了負累。
她和鄭光明都是鄭婆婆撿來的孩子,他們沒有城市戶口。
沒有城市戶口還生活在城市裡,問題可就大了。
八十年代以前,糧食實行的是統購統銷政策,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
如果是農民,可以留下一定的自留量,保證自己的口糧,計劃之外的則由國家統一收購。
如果是城市居民,城鎮居民的糧食則由國家計劃供應。
城市戶口的居民都有一個紅本本,城市居民糧食供應證,上麵會寫明具體的家庭人數、糧食的定量標準。
居民憑借紅本本和糧票才能買到國家供應的平價糧食。
哪怕是在饑荒的年月,農村也要優先保證城市居民供糧。
除此之外,城市居民的就業、教育、醫療等資源,也遠比農村要強得多。
絕大多數農民的夢想都是擁有一個城市戶口。
而像鄭娟這樣,生活在城市,卻沒有城市戶口的人,首先麵臨的就是生存的壓力。
糧本上沒有她和鄭光明的名字,他們一家三口隻能買一人的平價糧。
而糧本上的糧食定量是根據職業、性彆以及年紀綜合考量的。
鄭婆婆一個月的定量是26斤,其中一半還是粗糧。
雖然隻有一半是粗糧,但鄭婆婆每個月都會去黑市把細糧換成粗糧。
眾所周知,粗糧更有飽腹感,因為裡麵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吸水後體積會膨脹。
此外,長期實用粗糧還有利於血糖的穩定。
這也是以前糖尿病人少,現在糖尿病人多的原因之一。
不過,粗糧的好處多,缺點也很明顯,熱量低,蛋白質少,脂肪含量低,維生素也低,而且不頂餓。
長期食用,更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言歸正傳。
即便鄭婆婆把所有的定量糧全都換成粗糧,也沒法支撐一家三口所需。
糧食不夠,他們隻能去黑市高價購買不要票的糧食。
可鄭家本來就沒什麼收入,壓根就沒有過多的餘錢去買糧食。
因此,很多時候,鄭家人都處於饑餓的狀態。
他們已經習慣了饑餓。
第(1/3)頁
第(2/3)頁
鄭光明今年已經十歲了,但他的身高看起來更像是六七歲的孩子。
長期的營養不良,他的身體發育明顯放緩了。
反倒是鄭娟,雖然她的臉上也能看出來明顯的菜色,但她的皮膚卻又很光滑。
也不知道是吃什麼長得的。
也許這就是天生麗質?
李傑並沒有在鄭家待太久,稍微做了一會便提出了告彆。
同時,他也沒有把下鄉的事告訴他們。
畢竟才剛剛認識,下鄉的事告訴他們,不僅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增加他們的恐慌。
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即將下鄉的消息,他們多半會擔心工作的事。
這邊,李傑走後,鄭家姐弟便把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上。
三個紙盒一分錢,每多糊一個紙盒,就能多拿一份工錢,雖然這份工作很繁瑣,很多人都不願意做。
但他們視若珍寶。
許久,鄭光明忽然停下了手上的動作。
“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