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轉眼,兩個月過去。
臨近除夕,天越發的冷了,不論是知青點的知青,還是小青山村的村民,全都歇了下來。
北方有個詞叫‘貓冬’,貓是躲藏的意思,貓冬也就是到了冬天躲在家裡避開嚴寒。
吉春市冬天最低溫度可達零下二十幾度,這樣的天氣,哪怕是往門外潑上一盆開水,不要片刻也會結冰。
不過,雖然都待在屋子裡,但知青點的知青們也沒閒下來,每天都要進行學習。
學習各種精神,學習優秀的先進個人事跡。
知青們對前者不太感冒,反倒是對後者興趣盎然,畢竟,小青山村地處偏僻,很少接觸到外麵的消息。
每次學習其他地區的先進事跡,便是知青們接觸外界的方式之一。
擱在平時,每次學習完,知青們都會聚在一起,熱烈的討論著會上學習的東西。
這年頭,大家還是很有主人翁精神的。
隻是這一天有些特殊,學習會一結束,知青們就派了代表去村部,留在知青點的人,無不翹首以盼,希望派去的那人早點回來。
今天是來信的日子。
信是這個年代最主要的通信方式,小青山村位於山裡,交通不是特彆便利。
所以,這邊的來信不是每天都送的,而是一周一送。
不多時,薛海兵用網兜拎著一摞信步入了食堂,而後他依次給眾人派了信。
今天的信特彆多,接近年關了,信件交流的頻率自然會變得更高一點。
“點長,你的信。”
薛海兵殷切的跑到李傑身邊,親手把信交到了李傑的手上。
兩個多月過去,他對李傑算是徹底服了,心服口服。
知青點在點長的帶領下,他們基本沒過什麼苦日子,誰讓點長有一門打獵的手藝呢。
隔三差五就能帶上點野味回來,雖然份量不多,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小青山村的通訊固然不便,可知青們和外界也不是沒有聯係。
像他們這樣隔幾天就能加餐的知青點,放眼方圓百八十公裡,絕對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何況,哪怕不和其他知青點比較,單單和小青山村比較,他們也知足了。
“點長,你今天的信有點多啊,我剛剛數了一下,足足有七封!”
“麻煩你了。”
第(1/3)頁
第(2/3)頁
“不麻煩,不麻煩,順手的事。”
薛海兵的臉上掛著熱切的笑容,一次性收七封信,數遍知青點,也是絕無僅有的。
雖然看不到信裡的內容,但信封上內容薛海兵還是看得到的。
他仔細瞧了瞧,這七封信,有一封是從光字片寄來的,這應該是點長家裡的信。
還有兩封信是外地寄來的,一封是東北某兵團,一封是西南某地,薛海兵聽人提過,點長的父親和大哥也去了外地。
這兩封估摸著也是家裡的。
剩下的四封,一封是紅星機械廠小學的,另外三封則是來自同一個地方。
吉春市重型拖拉機機械廠。
李傑攤開信件,瞄了一眼封麵,七封信,光字片那封是春燕寄的,剩下的幾封信中,四封是蔡曉光寄來的,三封是家裡的。
把信夾到胳肢窩,李傑便離開了食堂。
半個小時過去,信都看完了。
周誌剛和周秉義的來信,意思都差不多,他們來信都是問他能不能回去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