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此回答,劉娥將信將疑。
六哥口中提及的茶法,對於茶商的限製頗多,易地而處,如果自己是茶商的話,她多半不會接受。
另外,六哥到底是年紀尚曉,關於茶戶的去向也沒有考慮到。
天下以茶為生的百姓,何止萬戶?
並且這些人大多都是世代以種茶為生,若是將茶場承包給茶商,這些人又該何去何從?
種地?
且不說他們有沒有錢買地,就算買了地,他們也不一定能種好。
當然,劉娥也沒有全然否定官家的建議,官家畢竟年紀尚曉,又缺乏底層的生活閱曆。
想不到茶戶,也不足為奇。
“那,六哥有沒有想過茶戶該怎麼辦?”
想了想,劉娥覺得應該提醒一下六哥。
聽到這個回答,李傑稍感意外,關於茶戶的事,他自然考慮到了,隻是他沒想到劉娥會念起茶戶。
看來,劉娥也不是不知民間疾苦的。
“茶戶有兩個選擇。”
“一,茶戶可以選擇從朝廷這裡拿到一筆補貼,既可以是地,也可以是錢,有了這筆補助,茶戶可以自行另謀生路。”
“二,茶戶可以在朝廷的公證下,和茶商簽署雇傭契約,繼續以種茶為生,隻是收益會比以前少一些,同樣的,風險也會小一些。”
關於茶戶的去向,李傑是參照了後世的國企改製。
這些以種茶為生的茶戶,就像是國企工廠的員工,現在國企麵臨改製,員工要麼拿一筆遣散費離開。
要麼繼續在企業內工作,隻是改製後的企業不再是鐵飯碗。
雖然失去了旱澇保收的鐵飯碗,但相對而言,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能者上,庸者下!
不論何時何地,改革都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人。
畢竟,蛋糕是有限的,有人多拿,便有人少拿。
世間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李傑隻能儘量分配的更公平一點。
半晌。
劉娥斟酌許久,決定此法也可以納入備選。
“六哥可以寫一份具體的章程,回頭送去中書,交由兩府三司一起討論。”
“好。”
第(1/3)頁
第(2/3)頁
李傑笑吟吟的點了點頭,討論自然是有必要的。
茶法涉及財政大計,任何一點細微的變動,也要慎之又慎。
雖然他能以天子之尊,一言而決,但榷茶一事從種植,到采摘,流通,再到售賣,環節眾多。
他不可能事事親為,最終還是要靠手底下的臣子去完成。
倘若不能令他們信服,施行的過程中難免為陽奉陰違。
現實不比遊戲,不是隨便點幾個按鈕,任務就能完成。
退一步而言,縱使該方案通過了,也無法第一時間全麵推廣開。
按照常規流程,需要先擇一地,試行一番,短則一到兩年,長則兩到三年,以觀後效,方能漸漸推廣。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好不好用,符不符合這個時代,一切都要看試行的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