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9章震驚學界!
2008年,燕京奧運會舉世矚目。
李傑蹭到了一張開幕式門票,雖然已經看過很多遍,但每看一次,仍舊有新的感動。
同年,他收獲了好幾枚獎章。
挪威設立的國際數學界年度獎項【阿爾貝獎】,首先被他收入囊中。
這個獎比菲爾茲獎大方多了。
菲爾茲獎的獲獎者隻有1500美刀的獎金,阿爾貝獎卻有80萬美刀,08年一共有兩人獲獎。
兩人平分80萬美刀。
一人40萬。
除了阿爾貝獎,柯爾獎、拉馬努金獎之類的獎項,基本都拿了個遍。
他能獲獎,不單單是因為孿生素數猜想。
凡是能獲獎的,最重要的是體係。
開創一個新的數學工具,遠比攻克某個猜想,更有價值。
外界普遍以為他是憑借攻克難題獲得獎,實際上,業內人士都知道他為什麼能拿那麼多獎。
他水的那幾篇論文,遠比證明的那篇論文更重要。
沒有那幾篇論文,他不可能一次性收獲這麼多獎項。
不出意外,在下一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李傑還會收獲一枚菲爾茲獎。
拿了菲爾茲獎,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大滿貫。
剩下的重磅獎項隻有沃爾夫獎。
這個獎項李傑暫時沒法攻關,因為它是那種終生成就獎性質的獎項,獲獎者年齡普遍偏大。
其實,阿貝爾獎的獲獎者年紀也普遍偏大。
從03年開始,阿貝爾獎的獲獎者平均年齡約為70歲,李傑獲獎,直接把平均年齡降了7歲。
眼見他都快獎項大滿貫,校方不由開始‘催’起他的博士論文。
校方催他,實際上不是真的催,而是讓他換課題。
歌猜太難了。
換一個吧。
求求了。
然而。
就在新年鐘聲敲響之際,arxiv網站上多了一篇論文。
【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
標題很直白,就是歐拉在回複哥德巴赫時提出的表述,又被稱之為強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隻是這樣的論文題目,根本無法引起其他人的關注。
畢竟,arxiv隻是預印本網站,不需要同行評審,隻要是個人,都能在上麵發表論文。
每天都有類似的‘重磅’論文麵試。
然而,看到末尾處【dongsheng·zhang】的名字之後,這篇論文的下載量頓時飆升。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作為高強度網上衝浪的數學家,陶喆軒很快就看到了這篇論文。
張,又有新論文了?
時隔一年多,首發論文?
一看標題,他頓時愣住了。
第(1/3)頁
第(2/3)頁
開……開玩笑的吧?
張,證明了哥猜?
換做是普通人,或許他連下載都欠奉。
但那個名字,哪怕寫了一坨答辯,也值得下載下來研究研究。
誰讓人家是去年風頭最勁的數學家!
沒有之一!
過去這一年,數論領域的論文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了一堆。
雖然其中有不少灌水嫌疑的論文,但含金量高的論文,不在少數。
一切都源自於‘張東升’那七篇論文。
如此熱鬨的景象,不由讓人回想起上個世紀,那個理論數學成果輩出的年代。
天才之間的碰撞,理論大爆發,科技大爆炸!
這就是天才的作用!
一個天才,頂的上一百萬個庸人。
如果不是‘張東升’年紀太小,沃爾夫獎都能被他給拿了。
沒看到阿爾貝獎破例了嗎?
有史以來最年齡的阿爾貝獎獲得者。
獲獎時,隻比天才數學家阿貝爾大一歲。
世紀家園。
嗡!